第29章 文官不夠使臣湊!(第2/3頁)

百思不得其解的楊師厚實在想不明白,不過好在敵軍退了對自己有利,就把戰報送往了洛陽,當然他沒敢發捷報,只是實話實說李嗣源退軍了。

過了兩天,接到朱溫傳令,去救其他城池。

楊師厚帶著大軍任勞任怨的出發了。

不過這次對的是周德威,楊師厚自知自己比周德威還差一些,所以一路倍加小心,等到到了城池看到,剛看到周德威,楊師厚立刻紮營,打算跟周德威死耗。

結果……周德威看了他一眼,退兵了!

楊師厚:……

追,還是不追?

想到周德威素來喜歡使詐。

楊師厚接著在城外吹風。

一天……

兩天……

看著絲毫沒人影的城外,楊師厚默默拿起筆,給朱溫又寫了一封戰報。

同樣只是戰報,不是捷報,周德威退兵了。

送出信後,楊師厚撓撓頭,難道他在外名氣很大,大到晉軍一見他就跑。

不應該啊!

楊師厚默默把自己打過的勝仗想了一遍,嗯,自己好像還是比周德威差一些。

過了幾日,朱溫的信又來了,讓他去幫忙守魏博。

想到攻打魏博的是李存勖,楊師厚腦門一疼,不過好在他家陛下對他要求不高,只說讓去幫著守城,沒說讓打敗李存勖。

楊師厚於是帶著大軍又朝魏博出發。

結果等他風塵仆仆趕到魏博,剛爬上魏博的城樓,還沒看一眼李存勖長什麽樣。

李存勖退兵了。

又……退兵了……

楊師厚看著瞬間空了的城外,突然產生一種錯覺。

難道老子真是戰神轉世,威震天下?

*

李存勖是被楊師厚嚇退的?

當然不是,楊師厚算老幾啊!

就算他朱溫親自來,李存勖也照樣提著銀槍上去一槍。

李存勖之所以退,是因為劉守光的那封信。

李存勖本來沒把劉守光那封破信放在眼裏,就劉守光那樣的,居然想在他手裏摘桃子,純粹是活膩歪了。

所以李存勖看過之後,只是當了笑話,就隨手把信丟了。

不過李存勖不在意,其手下監軍張承業卻在意了,這位老太監是從皇宮裏出來,自幼見慣了宮裏的爾虞我詐,當即勸李存勖:“劉守光雖然不足為慮,可幽州在咱東面,如今咱們在南面打仗,若是劉守光派一支輕騎去襲了咱們老巢晉陽,那王爺即使打贏了朱溫又有什麽用。昔日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王爺難道忘了?”

李存勖一驚,昔日夫差為爭奪霸主的地位,帶兵遠上黃池會盟,只留太子和老弱少許兵力守城,被臥薪嘗膽的勾踐抓住機會,趁機領三千精兵攻速夫差國都,太子緊急派人求援,夫差卻因正在爭奪霸主名分的緊要關頭置之不理,結果等夫差終於爭得了盟主之名回來,夫差的國都卻早已被勾踐攻破,最終亡國。

當日之事與今日何其相像!

李存勖當即給李嗣源、周德威去手令,令兩人退兵。

而他自己也打算最後努力一把,看能不能在援軍來之前攻下魏博。

不過魏博本來就城厚,又有朱溫心腹謀士李振親自守城,李存勖攻了幾日,也就放棄了。

等李嗣源、周德威的大軍一回來,李嗣源就收兵,帶著眾人回成德了。

所以楊師厚每次,才會每次看到晉軍退兵。

人家不是因為他才退兵,人家是本來就在退兵,只是他恰巧碰上了而已。

*

李存勖懷著一肚子氣回到成德,他本來可以乘勝追擊一舉和朱溫爭天下的,誰想到被一個小小的劉守光給破壞了,當即就要帶大軍去討伐劉守光。

周德威、張承業卻又攔住了李存勖,張承業說:“劉守光雖然作惡多端,但天下還不知道,咱們貿然出兵,師出無名。如今他既然想當盟主,咱們不如成全他,一來使他驕傲自滿,二來也讓天下知道他的野心。”

李存勖一想也是,幹脆把王镕、王處直叫來,覺得有點少,又把手下的大將李嗣昭、周德威、李嗣源叫來,給劉守光湊了個六吉利數,一起聯名寫了一份表彰,奏請劉守光為尚父。(李存勖:反正是朱溫的爹,無所謂)

幽州

正糾結著出兵不出兵的劉守光,收到李存勖的表奏,頓時驚呆了。

李存勖居然表奏我為尚父!!

他只是發信給王镕、王處直,誰想到李存勖居然上趕著也來討好他。

原來他們真兩敗俱傷啊!

劉守光頓時激動起來,立刻把這份表奏轉送去洛陽,並附上一封自己給朱溫的信。

大意:陛下,不是我想著給自己加官,實在是李存勖、王镕、王處直他們盛情難卻,陛下您封我做尚父和北面招討使,剩下北面的事,我替您處理了。

朱溫一接到信,差點被劉守光蠢笑了,也終於知道李存勖為什麽會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