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3頁)

美國的春季學期四月底結束,顧新橙回國的日子也近了。

在研究生期間能來哈佛交換一年,是人生一大幸事。

她在這裏沒有虛度光陰,修的學分遠超A大的要求,甚至拿到了幾乎滿績的成績單。

兩年制研究生通常只有第一學年需要上課,第二學年要用來寫畢業論文、做實習和找正式工作。

如果想在學術上精進一步,可以考慮再讀個博士。

經歷了那麽多事,她今年也就二十二歲。

她還年輕,未來尚有許多可能。

安東尼和幾個朋友替她在附近的酒吧舉辦了一個歡送派對。

上次告白失敗,倒也不影響兩人之間的關系,歐美人似乎不太忌諱這些,男女朋友做不成還是可以做朋友的。

“顧,回中國以後常聯系。”安東尼說。

“有機會大家一起去中國找顧玩啊,我想去北京很久了。”瑞秋說。

顧新橙得承認,在哈佛的這幾個月,這些朋友非常照顧她。

安東尼和一位在隔壁麻省就讀的男生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成立了一間小型科技公司。

他爸爸支援了他一筆錢,他開玩笑說,等這筆錢全敗光了就老老實實回加州工作。

顧新橙羨慕他的灑脫,對於富人家庭來說,這種嘗試縱然失敗了也無所謂。

在一個絕對公平的賭博環境下,莊家的贏面依舊比普通玩家要大。

因為莊家資金雄厚,即使連輸一大筆錢,也總有扳回來的時候。

而普通玩家,只要輸光了手裏不多的籌碼,就只能被迫中止遊戲出局。

所以,顧新橙更要謹慎地下好未來的每一步棋——她沒有那麽多可以失敗的機會。

喧鬧的酒吧裏,顧新橙被朋友們圍在中間。大家碰杯,潔白的啤酒花像雪一般。

這一路走走停停,她身邊的朋友換了一茬又一茬。

一晃眼,本科畢業以後,除了孟令冬,她沒有再見過其他室友。

離別之時,大家盡說開心的話,似乎還有很多很多的以後。

可事實上,顧新橙知道,這一別,有些人此生都無緣得見了。

人生就是這樣,能陪你走過一生的人很少很少。

誰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學業、事業、家庭,瑣碎日常太多太多。

大多數朋友只能陪你走一段路,然後匆匆而別,從此天各一方。

不必遺憾,也不必感傷,只要那段陪伴的時光是美好的,就值得珍藏。

顧新橙笑著喝完了一整杯紮啤,臉上浮著淺淺的紅暈。

她忽然發現,原來她也不是不能喝酒——只是以前,有人把她保護得太好了。

*

“棠舟啊,你爸今天也回北京。你們正好坐一趟車,一家人今晚一塊兒吃頓飯,餐廳我已經訂好了。”

傅棠舟上飛機之前,接到沈毓清的微信語音留言。

這是通知,不是商量。

她總是這樣,甭管你答應不答應,擅作主張將一切事情安排妥當。

傅棠舟沒回消息,直接退出界面,他不知道他媽從何處得知他的行蹤。

他跟於修說:“多安排一輛車接機。”

於修應聲去辦。

從上海到北京,這段旅程時間不長也不短。

空姐問他想吃什麽,他只要了一杯紅酒安神。

下午一點,飛機平安抵達首都國際機場。

僅僅一周,北京就從春天進入了夏天,忽高忽低的氣溫令人心生煩悶。

傅棠舟解開西服扣子,從VIP通道大步流星往外走。

於修說:“傅總,司機說已經接到您父親,車在航站樓外。”

這群西裝革履的商務人士走出玻璃門時,引得行人紛紛側目。

幾輛黑色奧迪整齊地停在航站樓外,仿佛嚴陣以待的衛兵。

車型低調,不算奢華,車牌號卻不容小覷。

於修為傅棠舟打開最中間那輛車的後車門,躬身做了個“請”的手勢。

傅棠舟上車坐定,這才不緊不慢地叫了一聲“爸”。

身旁是一位精神矍鑠的長者,頭發烏黑油亮,面部保養得宜,唯有眼角的皺紋出賣了他的年紀。

他正襟危坐,閉目養神。只有在聽見這聲“爸”時,才點一下頭,說“嗯”。

全程並沒有看兒子哪怕一眼——父子倆並不著急寒暄,今晚不缺這樣的機會。

車並沒有立刻開走,前排車流緩慢。

傅棠舟下意識向車外瞥一眼,偏偏就是這一眼,讓他沒能移開目光。

一個身穿白色開襟襯衫的年輕女孩推著大包小包站在路邊。

她一邊給人打電話,一邊向前方張望,似乎在等車。

緊身牛仔褲裹著兩條筆直纖細的雙腿,襯衫下擺松松塞進牛仔褲,勾勒著蜜桃般的臀部曲線,一副墨鏡掛在V字形的襯衫領口上,整個人顯得精神又幹練。

再往上,是那張令他熟悉又陌生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