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2/3頁)

雖然平均分配每人約有四十斤,但事實上還是要考慮方方面面的事情,不可能就這樣平均分配下去。

花費了一天的時間,把刨出來的土薯經過整理,把那些不太好的土薯下發到村民手中,而那些完好無損的土薯,則要成為種子,等待下一次被種植。

經過村委的共同決定,這次土薯的分配如下:男同志們每人四十斤,女同志們每人三十五斤,老人和孩子每人三十斤,剩余的糧食會留做備用糧和種子。這也是因為體力不同的緣故。因為趙毅曾經讓村裏人保守村裏土薯種植的秘密,所以不用擔心有人會把糧食拉走,大部分土薯都會變成村民們的口糧。

臘月二十七這天,清泉村的村民都起了個大早,把家裏盛糧食的地方打掃的幹幹凈凈,那些籃子、簸箕啥的也都洗刷好了,就等著今天分糧了。

在村裏的麥場邊,早有村民們在排隊,不同於以往被強制排隊,現在都是村民們自願的,越早排隊,就越早輪到自己分糧,這道理他們還是懂的!

“戶主趙大有,家裏有六口人,一個老人三十斤,兩個男勞力四十斤,兩個女勞力三十五斤,一個孩子三十斤,共計兩百一十斤。沒問題的話,在這邊按個手印。”村裏的會計坐在小桌前,核對著每家的人數和糧食的數量,也不是個輕松的活計。從早上到現在,這都一個多小時了,還沒喝上口水,嗓子都有些啞了。

“沒啥問題,都在家算好了,就是這個數。”雖然趙大有算不清楚這個數量,但他請人幫忙算好,只要數目能對起來,那就是正確的。不得不說,勞動人民還是有自己的智慧的!

“行,既然沒啥問題,那就在這邊按個手印,然後到後面領糧食就行了。”會計幹脆利落道。

“哎,好,好。”趙大有很是興奮,按完手印,就去後面領了屬於他們家的兩百一十斤糧食。拎著手裏沉甸甸的糧食,趙大有的心才算到了實處。

“爸,這就是咱家的糧食啊,比秋收分到的口糧多多了,今天總能吃個飽飯了吧!”這出聲的是趙大有的兒子,趙滿屯,今年剛滿二十二歲,結婚兩年,有個兒子。自秋收後,家裏就一直喝薄粥。這玩意不抗餓,喝的他臉色都發青。看到發下的土薯,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吃頓飽飯。

“能,今天回去,就讓你媽把土薯蒸上,家裏還剩下點玉米面,讓她蒸幾個窩頭,配著土薯,咱們好好吃一頓。”兒子餓得難受,趙大有看的也不忍,現在有了糧食能撐到夏收,偶爾吃一頓也不打緊。

說完話,父子兩個就扛起麻袋,歡快的回家了。往常可能還會嫌棄土薯重,但只要一想到這些土薯都是自家的,趙大有和趙滿屯兩人就恨不得再多背兩麻袋糧食,哪還管重不重的問題。

分糧一直持續到太陽落山才算完,村民們拿完分到手的糧食都歡喜離去,只剩下趙毅和會計幾個人還在堅守崗位。不過他們辛苦也是值得的,今天都有加班費的,而那所謂的“加班費”就是土薯了,一人十斤土薯。這也是活計辛苦,卻沒什麽人抱怨的原因。

今年已到尾聲,還有三天就要過年了。往年的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外出置辦年貨,張燈結彩,一片歡騰。不過,今年嘛,能吃飽就不錯了,不能奢求太多。

雖然條件有限,但是過年嘛,總得弄點好吃的。有那勤儉持家的主婦,把家裏特意存下來的一小片臘肉剁碎、再加上點白菜蘿蔔大蔥的,就是好餡料。拿出家裏僅有的兩三斤玉米面,和面,包餃子。雖然不多,但家裏每個人都能嘗點味兒。吃了餃子才好過年嘛!

要是不會過日子的人家,要啥啥沒有,就只能蒸土薯,烤土薯了或者家裏有幾個紅薯的,熬一鍋紅薯粥,陪著土薯和小鹹菜一起吃。

這是村裏大部分人家的日子,總的來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與他們不同,林雅楠和趙繼的年夜飯稱得上“奢侈”了。

“奶奶,咱們今兒吃什麽餡的餃子啊?”大年三十下午,趙繼從山上背完柴火回來,看著屋裏忙活的林雅楠問道。知道村民們辛苦,所以從分糧之後,趙毅就給村民放了假,不用再忙活。一年中難得有休息天,這下在家可以睡到自然醒,不會有大喇叭催,也不會被扣公分了。

不過趙毅閑不下來,有空了就去後山走一走,基本都是去撿柴,昨天還好運的撿到一只凍僵的兔子。

“今天吃雞肉蘿蔔的,待會兒,你可以使勁吃。我已經和好面,洗好切好菜,等會兒,咱倆包完餃子後,你來燒火下餃子,我來炒菜。”林雅楠洗了洗手,對趙繼說道。

“沒問題,我這就來幫您。”趙繼痛快的答道,說完,也跟在林雅楠後面洗了洗手。看著桌子上的菜和面,趙繼有些感慨。去年的這時候,他還在村裏忙活呢,等到家的時候,一個水餃都沒吃到。只有幾個窩頭和一些剩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