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成名(第2/3頁)

哦,對了,現在耶律機已經沒有十萬人了。光渡河第一天,耶律機就折了一萬余人,後來幾天零零散散被謝玄辰挫傷,現在,耶律機手下恐怕只剩八萬出頭。

朝廷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歷來只有他們一潰千裏被人追著打的,反過來還是頭一遭。

後面朝臣又討論起該不該反攻,有人主張窮寇莫追,東京危機已經解除,沒有必要追著北戎人不放,也有人擔心耶律機使詐,故意撤退做陷阱……

說來說去,朝堂上還是保守派占多。後來眾人一致覺得,十萬禁軍還是留著自保為上,無需派兵,如果謝玄辰需要支援,自會向朝廷請求。

一整個早朝,眾人翻來覆去說的都是謝玄辰。而且不止今天,從除夕北戎偷襲邊關開始,朝堂所有人的話題中心,都圍著謝玄辰打轉。

謝玄濟心裏湧上一股無力。這段時間皇帝大力為他造勢,喧喧鬧鬧之下謝玄濟自己也覺得他是難得一見的奇才。可是強捧終究不長久,一遇到什麽風吹草動,誰是真材實料靠自己走上來的,誰是硬生生堆起來的,就都原形畢露了。

你哥還是你哥,謝玄辰不死,謝玄濟永無出頭之日。

謝玄濟心情不好,無力感仿佛水草一般將他牢牢禁錮,幾乎窒息。他回到王府後,隨手召來侍女,問:“今日王府可發生什麽大事?”

這些侍女是貼身伺候謝玄濟的,只聽謝玄濟調動,是後院女人既嫉妒又忌憚的存在。為首的侍女綰的是婦人髻,行禮道:“回稟王爺,今日後院各位主子還算安生,並沒有鬧事。唯有王妃,聽到安王大勝的消息後不住喃喃說不可能,似乎很吃驚的樣子。”

謝玄濟聽到一點都不意外,這幾日城中風聲鶴唳,後院那些女人們全都忙著保命,哪還有心思內鬥。而蔣明薇的奇怪表現,謝玄濟聽到竟也不覺得驚訝。

蔣明薇很早之前就準備著逃命的事了,聽到除夕遂城失守的消息後更是毫不掩飾,瘋狂囤積物質。蔣明薇這番作態明顯是覺得京城守不住,遲早會淪陷,所以才這樣慌忙地準備逃跑需要的東西。因為蔣明薇這樣做,王府裏其他人被感染,也變得恐慌不已。

謝玄濟雖然不高興蔣明薇擺明了不信任朝廷,可是對於蔣明薇的行動,亦是默許的。凡事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萬一真到了那一步,蔣明薇現在做的準備越多,謝玄濟活命的把握就越大。

但是謝玄辰大勝的消息傳回京城後,許多人都震驚了。耶律機撤兵,東京之危解除,他們也不用逃跑了。曾經謝玄濟默許蔣明薇準備逃跑是心照不宣,如今危機解除,謝玄濟那些陰暗心思仿佛突然曝光於陽光之下,顯得尤其齷齪猥瑣。

謝玄濟惱羞成怒,他不肯承認自己無能,而是立刻將所有責任都推卸到蔣明薇身上。都怪蔣明薇不識大體,堂堂王妃竟然如此貪生怕死,折損了晉王府的臉面。

謝玄濟這樣想,下面人也跟著有學有樣。其實他們也在暗搓搓準備逃命的包袱,然而一切沒有發生,眾人就反過來鄙薄主母膽小,怕死,毫無氣節。

蔣明薇並不知道王府中其他人如何想她,她現在,滿腦子都是不可置信。

她已經做好了準備逃跑,結果突然聽說打贏了,今天謝玄辰還過了河追著耶律機打。前世明明,不是這樣啊。

蔣明薇記得很清楚,前世耶律機一路摧枯拉朽般度過黃河,圍困東京,把皇帝等一行人追的如同喪家之犬。耶律機因為這份功勞成為北戎最得意的王爺,連耶律焱也不能抗衡。在耶律焱爭奪皇位的時候,耶律機還給他制造了許多麻煩。

為何,如今發展完全不一樣?

蔣明薇詫異了許久,最後近乎麻木地想到,因為有謝玄辰啊。前世謝玄辰早早病逝,自然沒法迎戰,更沒法在危難關頭力挽狂瀾。只是因為多了謝玄辰一個人,連歷史大勢,都能被他生生攔住,徹底轉一個方向。

蔣明薇從沒有這樣茫然過,上元節的劇情沒了,議和的劇情沒了,現在連南逃的劇情也沒了。書中謝玄濟可圈可點的幾次功勞全部被搶走,謝玄濟,還有戲份嗎?

謝玄辰雖然是來追耶律機等人的,但是行軍疲憊是大忌,謝玄辰沒打算真追著他們跑。他過河後先去大名城補充糧草,休整隊伍,然後帶著充足的糧食和飲水,往恩州城而去。

沿路城池見謝玄辰來了簡直感激流涕,恨不得讓謝玄辰一直留下,對謝玄辰提出的進城等要求別無二話。謝玄辰北上解決北戎人的消息已經傳遍了,耶律機八萬大軍還停留在鄴朝境內,除了少數幾個軍鎮,其他城市人人自危,謝玄辰來了他們求之不得,區區糧草裝備算得了什麽。

鄴朝沒有別的能耐,唯獨錢多。所有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而且不給謝玄辰,等耶律機來了也要被搶,還不如交給謝玄辰當保護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