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裝病(第2/4頁)

兵部尚書遲疑:“可是,臣該如何轉告北戎王子……”

“就把我的原話告訴他們。”謝玄辰眉目冷冷的,道,“給臉不要臉,狗東西膽子倒大。”

兵部尚書冷汗都下來了,安王雖然說按原話轉述,可兵部尚書覺得,他們如果真的想要這個盟友,還是適當美化一些吧。

兵部尚書來意已了

他告退前想起剛才進來時,似乎聽到安王在養病。出於多年官場習慣,兵部尚書下意識問候了一句:“聽聞安王最近在養病,不知安王為何染了病?明明端午時,您看著一切都好。”

兵部尚書對這件事暗暗打鼓,安王的身體到底怎麽樣,怎麽時而沖鋒騎馬,時而虛弱不堪。

事關未來皇位,由不得兵部尚書不在意。立太子當然要立賢,可是更重要的,是健康穩妥。一個病歪歪的君王,容易滋生太多隱患了。

謝玄辰挑眉,冷冷掃了兵部尚書一眼:“關你何事?”

他說完,就率先起身,大步回後院去了。

兵部尚書擦著汗退出來,覺得按安王罵人時那個中氣十足的樣子,不太像個病人。

那安王稱病是為了什麽?

兵部尚書想了一路,走到衙署時,忽然一拍腦門,覺得自己參透了。

這必然是安王殿下的戰術,先稱病麻痹北戎人,等北戎人得意忘形、顯出原形後,再在關鍵時刻給予痛擊。

高,實在是高。兵部尚書嘖嘖稱贊,越想越覺得自己的猜測對。安王心思縝密,料盡先機,這一招出其不意,著實高啊!

而蔣明薇在晉王府中等了許久,一直沒等到朝中人請謝玄濟去救場。

她漸漸生出一種不妙之感。

不應該啊,這明明該是謝玄濟展示自己高超的政治手腕的重要劇情,為何,至今都沒有人請謝玄濟參與談判呢?

莫非,她把時間記錯了?現在還不到謝玄濟出馬的時候?

蔣明薇將信將疑,總覺得自己錯過了什麽很重要的東西。直到時間一日日流逝,長夏已至,京城中都傳來北戎使者團將不日離京的消息,蔣明薇還是沒有等到期待中的劇情。

她聽到下人說耶律焱等人已經整裝準備離開的時候,心裏狠狠咯噔一聲。

不可能,謝玄濟的重要劇情,議和談判為什麽沒有發生?

蔣明薇趕緊讓下人出去打聽,後來丫鬟帶回來消息,說和談十分順利,北戎方很識趣,並沒有提一些不利條件。如今這份合約,對鄴朝十分友好。

北戎方並沒有搞事,自然,也不需要其他人來摻和了。謝玄濟從頭至尾,都沒有參與過談判。

蔣明薇還聽到丫鬟說,這段時間六部的人頻頻來安王府,每來一次,和北戎的談判就能推進很大一步。

蔣明薇終於知道她覺得不對勁的地方是什麽了。

前世沒有謝玄辰,北戎議和的姿態非常高,張口就要一百萬歲幣。後來在謝玄濟的努力周旋下,改成了八十萬。

謝玄濟因此成了全國的英雄,被朝廷上下一致稱贊。有了這次開頭,談判自然要處處仰仗謝玄濟,可以說北戎提出的許多過分條件,都是靠謝玄濟才把損失降到最小的。

然而這一世,從一開始,歲幣就被謝玄辰否決了。有了謝玄辰這個煞神的名聲保駕護航,北戎人並不敢如何越界,偶有爭議,鄴朝這方只需要扔出謝玄辰的名字,北戎人就老實了。

如果還不改,那他們就去告謝玄辰。謝玄辰開口可比北戎人過分多了,最後耶律焱都頭疼了,凡事盡量在內部解決,能不驚動謝玄辰,最好還是不驚動了。

弱國無外交,同樣,強盜也是不需要外交技巧的。你改不改,不改兵部就去告謝玄辰,最後北戎還是得乖乖改條例。

談判勢如破竹,謝玄濟根本毫無用武之地。事實上,也沒人想到用他。

蔣明薇心驚膽戰地發現,劇情仿佛……已經徹底脫韁了。不僅僅是議和,早在上元節的時候,劇情就被強行拐了個彎,狂奔向一個匪夷所思的方向。

你哥還是你哥,有謝玄辰在,謝玄濟永無出頭之日。

即使蔣明薇再不願意,戎鄴兩國議和一事,還是逐漸走到尾聲。

耶律焱等人離京那天,慕明棠跟隨眾多命婦,在城門目送北戎人的隊伍遠去。啟程前,蕭思懿特意跑到慕明棠跟前,和她揮手道別。

慕明棠也微笑著祝她一路平安。慕明棠雖然說著後會有期,可是她知道,她們不會再見面了。

此去一別,若是能有緣再見,不是北戎攻入東京,便是鄴朝北上伐戎。相比之下,不見面反而是雙方最好的局面。

北戎使臣一路遙遙北上,他們帶走了許多絲綢茶葉,同樣也帶走了鄴戎兩國議和的約定。朝廷為議和一事忙活了很久,這幾個月內,基本所有事情都要為議和讓步。等現在北戎人走後,京城眾人,無論是在朝官員、後宮女眷還是平民百姓,全都長長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