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舊臣(第2/3頁)

祝楊宏懷著極其復雜的心情上前問好,果然,這確實是謝玄辰,雖然眉眼已然長開,但依然能看出當年的影子。祝楊宏問好後,眼睛不由落向慕明棠。

謝玄辰看到,說:“這位是我的王妃,姓慕。”

祝楊宏早有猜測,他只不過在奇怪世上竟然有人能支使得動謝玄辰。祝楊宏又給慕明棠行禮:“卑職祝楊宏,參見安王妃。”

岐陽王的封號不知何時換成了安王,但是顯然,這些事情並不重要。祝楊宏說完後,又沖自己身後之人使眼色:“還不快來見過安王和安王妃?”

祝楊宏的幾個兒子依次上前給謝玄辰行禮,之後祝太太領著祝雨青上前,低著頭給慕明棠問好:“妾身請安王妃萬安。”

這麽一連串的人給慕明棠行禮,其中還有祝楊宏這樣一個孔武有力、威嚴健壯的武將,慕明棠臉上難免有些驚訝。謝玄辰在旁邊為她解釋:“他是祝楊宏,曾是夔州守將,現駐守西南雅州。當年我從襄陽撤軍後,便發加急軍報給他去接應襄陽。”

這樣一說慕明棠就明白了,原來是駐守雅州的大將軍,雅州在西南邊境,和吐蕃、大理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更別說,還有當年襄陽那一層關系在。

慕明棠給祝楊宏回了半禮:“妾身代襄陽百姓,多謝祝將軍馳援之恩。”

祝楊宏哪敢應慕明棠的禮,連忙避開,口中連連說道:“王妃折煞末將,卑職惶恐。”

許是看祝家人表情都很驚惶,謝玄辰對祝楊宏說:“王妃是襄陽人,當年我發現襄陽生變,急行軍進城殺了一批人,給你發加急軍報。之後她隨人離開襄陽,沒有看到你進城。”

祝楊宏明白了,原來慕明棠為的竟然是當年一事。祝雨青早被父母叮囑了不許亂說話,可是此刻她看著慕明棠和謝玄辰並肩而立,忍不住低聲和丫鬟嘀咕:“安王妃是襄陽人,安王帶人救援襄陽,後來王妃嫁給了安王。這豈不是英雄救美,以身相許?”

祝雨青本來低聲和貼身丫鬟說話,然而她聲音沒控制住,在場許多人都聽到了。祝太太表情十分尷尬,用力瞪了祝雨青一眼,連忙請罪:“王爺王妃恕罪,小女在邊境長大,頑劣無知,不通禮數,請王妃勿要計較孩童之言。”

慕明棠聽到卻笑了笑,說:“無妨,王爺確實是我的救命恩人。祝小姐快人快語,天真活潑,我看著很喜歡,祝太太不必苛責令千金。”

慕明棠說完後,祝楊宏偷偷去看謝玄辰,發現謝玄辰不像是生氣的樣子,這才松了口氣。祝楊宏精神乍緊乍松,現在見謝玄辰當真不計較後,竟然生出一種難以置信之感。

兩三年不見,謝玄辰不光做了救美的英雄,連脾氣也好的太過分了吧?祝楊宏緊接著就想起剛才在街上,差點被謝玄辰把腦袋削下來的丞相之子,又覺得並非是謝玄辰轉了性子,而是他只在王妃面前好性。

這世上的事果然毫無道理,活得久了,什麽都能看到。

祝太太和祝家的少爺小姐,甚至包括祝楊宏,在謝玄辰面前都有些拘束。謝玄辰一點都不在意,依然自在地和慕明棠討論玉麟堂該掛哪盞燈:“我看這兩個都可以,既然你喜歡,都買下好了。”

慕明棠睨他一眼,說:“燈籠一年只掛一次,明年又要買新的。玉麟堂能掛多少燈,若是買兩個樣式回去,豈不是白白浪費?”

“這簡單,單日掛宮燈,雙日掛琉璃燈,這不就解決了。”

謝玄辰說的一本正經,理所當然,慕明棠聽到又氣又笑,忍不住笑著瞪了他一眼:“凈亂說,哪有你這樣折騰人的。”

慕明棠對謝玄辰說這些話時自然而然,仿佛就是再尋常不過的一件事。祝太太面有疑色,尋常妻子哪個敢在外人面前這樣說丈夫,慕明棠身為王妃,反倒敢這樣言行無忌?尤其謝玄辰在旁邊也習以為常,並不覺得這是忤逆不敬。祝太太以為京城就是這樣,連忙壓下驚異之色,長長在心裏感嘆她落伍了。

祝太太沒有注意到,祝楊宏的眉毛都快能夾死蒼蠅了。祝楊宏看看年輕貌美、之前從不曾謀面的王妃,再看看一臉平靜,仿佛在說這有什麽可大驚小怪的謝玄辰,覺得自己的記憶仿佛出現了問題。

以前,謝玄辰是這樣的?

然而這還沒完,謝玄辰全程極其有耐心地陪慕明棠挑燈籠,比對在祝楊宏看來完全一樣的兩盞宮燈孰優孰次。光看謝玄辰的模樣,誰能想到,這是幾年前連皇帝的話都敢頂撞的謝家二少呢?

因為安王妃有興致,祝太太也湊趣買了兩套燈。祝雨青跟在母親身後,忍不住一眼又一眼偷偷瞅慕明棠和謝玄辰。

不光是祝雨青,此刻店裏其他人也都在偷看他們兩人。那兩人一看就富貴不凡,更難得的是男女二人俱年輕美貌,並肩站在一處簡直登對極了。而這兩人還十分平易近人,時不時低聲交談,仿佛在討論燈籠如何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