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2/3頁)

李固的心卻平靜不下來。他盯著帳頂,忽然說:“你對家人,真的很好。”

謝玉璋道:“那有什麽辦法,血脈連著呢。”

李固說:“我也有過家人的。玉璋,我……是青曲縣余寧鎮人。”

謝玉璋擡眼看了眼那帷帳,頗有些詫異。皇帝的出身,他從未對別人提過。

李固的聲音從那帳子裏傳出來,很低沉。

“我爹叫李平安。他不是本地人,是荒年跟著父母逃荒到這裏來的。我的祖父母都死了,就剩他一個人。他個子很高,力氣很大,每天挑著貨擔,走街串巷,遊於鄉間。他是個販貨的貨郎。”

“我母親是個鄉下大戶人家放出來的婢女。她也是荒年的時候賣身進去的,一樣無父無母。我們一家,便只有三口人,連親戚也沒有。”

“但父親能幹,母親勤勞,自家覺得,日子也挺好。”

但有一天,李固的貨郎父親在外面被貴人的馬踏斷了腿。貴人丟下一個鼓鼓的荷包,便走了。

只鄉下大夫不行,李固父親的腿傷沒處理好,導致最後只能鋸斷他半條腿保命。

“從此他就只能杵著拐走路,再做不了貨郎。家裏的情況便急轉直下,變得拮據起來。為了生計,母親便給別人家縫縫補補,接一些漿洗的活計養家。”

“偏我父親一蹶不振,成日酗酒。不僅喝得爛醉,還常常把家裏的錢都拿去買酒。喝醉了,還會打我母親。”

“我記得最清楚的,便是母親常哀哭。”

“有一天,母親很高興地對我說,薛屠戶說要把他家的衣服都交給她洗。這對她來說,是一筆大生意。她說,薛屠戶叫她去他家裏取衣服。我母親歡歡喜喜地去了。”

只這女人卻沒有抱回臟衣服來。她回來的時候,頭發都散亂了,衣服上有汙漬。

她叫人“欺負”了去。

“你生來就尊貴,你不會懂。在那樣的小地方,一個屠戶便已經是一方惡霸了。”

“我母親向父親哭訴,那男人不敢去找屠戶的麻煩,就打她,狠狠打她,還用很多難聽的話辱罵她,叫她去死。我上去攔,也挨了打。他雖然一條腿沒了,但力氣真的很大。我打不過他。”

“他杵著拐離開之後,我很難過,因為沒有足夠的力氣保護我的母親。但是母親卻叫我別難過,她說她習慣了。她給了我兩文錢,叫我去買糖吃,說吃了糖就不疼了。”

小少年便去了。那糖真甜,他回家的路上便含在嘴裏,甜了一路,傷口仿佛真的不痛了。

只回到家裏推開門,看到的卻是母親懸空的腳……

他的父親一直沒回來,鄰居們幫著收斂了他的母親。

他傻傻的,嘴裏的糖也不知道吐出來,也不知道咽下去。那顆糖一直就含在他的嘴裏,一直在甜。

後來鄰居們找到了他的父親——他喝了酒,跌進水塘裏溺死了。

一夜之間,李固成了孤兒。

謝玉璋沉默許久,問:“那時候你多大?”

李固道:“八歲。”

八歲的李固從鄰居的嘴裏聽明白了一件事,他的母親被薛屠戶“欺負”了。因那薛屠戶並不遮掩,還洋洋得意,對別人吹噓。大家都知道了。

八歲的李固在那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摸進了薛屠戶的家。前面是鋪子,後面是宅子。

李固從前面的鋪子裏摸了一把刀,摸進了薛屠戶的臥室裏。

“那刀是切肉的,很鋒利。”他說,“並不需要很大力氣,只在他喉嚨劃一下就行了。血噴得很高,帳子頂上都是。”

“我身邊的人都以為我從十一歲開始殺人。其實不是,我八歲那年,便開始殺人了。”

八歲的小少年便帶著那把刀走上了逃亡之路,一路流浪。

他殺過搶奪他食物的乞丐頭,殺過想把他賣到小倌館去的人拐子,殺過欺負落單女子的地痞。

他帶著那把刀流浪了三年,入了河西軍,遇到了李銘。

人生從這裏走上了拐點,一直走到了雲京的含元殿。

“玉璋,這就是我。我是這樣一個人。”他說。

他這出身和往事,從來沒有告訴過任何人。但是今日,他想告訴她。

他父親是鄉間小販,母親曾為仆婢,還曾受辱。而他八歲就開始殺人。

——知道了這些,她會怎麽看他呢。

琴音嗡嗡兩聲,

“哦。”謝玉璋道,“知道了。”

李固的身體忽然放松下來,猶如浸在溫水中一般。剛才的那些緊繃感都沒了。

“玉璋。”他喚她。

謝玉璋:“嗯?”

李固道:“我常恨我父母。”

謝玉璋嘆息。

李固道:“他們都是懦弱的人。一個,只敢對柔弱的女人和孩子動拳頭。一個,挨打不敢反抗,受辱不敢報官,甚至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