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2/3頁)

至於三嬪,謝玉璋常出入宮廷,李固後宮的情形她摸得十分清楚。

三嬪出身決不低於鄧婉崔盈,奈何她們來得晚,李固勢已成,心已硬。從一開始,妻妾之分便在李固心裏有一道清清楚楚的線。即便後來崔、鄧二人都被降妻為妾,這條線也始終不曾變過。甚至李固因為歉疚,對崔、鄧二人都更優容。

三嬪從來沒有被給予過走進李固心裏的機會。

李固是個有溫情且長情的帝王,然帝王的情,終究是有限的。

誰又不是呢,但凡是個人,“情”都是有限的,只能給予自己想給的那些人。

謝玉璋同侍女往回走,看到了個熟悉的人。她高興起來:“林三哥!”

林谘不是一個人,他還和別的人在一起,都是年輕有才幹,簡在帝心的人。他們都被賜予了隨侍離宮的殊榮。只這一群人中,自然屬他最耀眼,芝蘭玉樹一般。便是這樣聽見謝玉璋喚他,轉身一笑,便令人覺得胸間都開闊了。

“殿下。”他喚道。

謝玉璋走過去,與眾人見禮:“諸位大人。”

幾個年輕人紛紛還禮:“永寧殿下。”

謝玉璋道:“三哥也隨侍嗎?”

“正是呢。”林谘說,“殿下的禮收到了,實是驚喜。正想找機會見見殿下,當面道謝。”

便在前兩日,林谘訂下了洛州宴氏女。謝玉璋知道後,叫人送去了份賀禮。

謝玉璋很高興:“三哥別客氣。三哥喜歡就行。我挑來挑去,覺得這個三哥一定會喜歡的。”

林谘笑起來,瓊花盛放,道:“不能更喜歡了。”

這兩人的美貌撞在一起,實在耀眼。弄得旁人都不好意思往他倆身邊湊,竟有些想默默地退後。

只這兩人話也不多,招呼打過,一個道謝,一個客氣,永寧公主便笑著離開了,端的是光風霽月。

便有同僚忍不住問:“仲詢,永寧殿下送了什麽禮給你?”

林谘道:“鄭潁州的《留王夜宴圖》。”

眾人頓時倒抽一口涼氣。這可是價值萬金的古畫珍品。

林谘道:“是殿下以前的嫁妝,她和舍妹親如手足,也不跟我見外。”

林谘妹妹和永寧公主之間的事大家都聽說過,林谘的妹妹更是訂給了楊侍中的次子永寧公主的表兄楊懷深,以後就是實打實的親戚。

惹得同僚們對這份“不見外”的賀禮艷羨不已,紛紛說等夏獵結束,定要去賞畫。林谘都含笑答應了。

西山過去便是平原,從前趙時代便被皇家圈為獵場。這一日在離宮休整,第二日下山行獵。

老天爺很給面子,這一日天氣十分晴朗。數不清的旌旗在風中獵獵招展,帳子一頂接著一頂。

謝玉璋恍惚有仿佛回到了草原的錯覺,又失笑,此處離雲京不過一日路程,若快馬加鞭,一二時辰亦是能到。

她一夾馬肚,先去了女眷聚集的地方。

李固此次行獵,後宮只帶了李珍珍和鄧婉。她二人在女眷中自然是眾星捧月。

說來也可笑,鄧婉近來風評頗不佳。不管男人女人,若提起李固後宮必然要指責她兩句。連帶著鄧家都被人數落。

可不管背後說什麽,真到了眼前,失去了孩子的鄧淑妃反而比從前更受追捧。許多貴婦人圍在她身邊。

道理其實很簡單,鄧淑妃敢與娘家鬧翻、敢不支持選秀,敢公然不要孩子,她倚仗的是什麽?

眾人心裏都明鏡似的——皇帝唄。

皇帝登基三年,還是第一次對某個女人表現出這麽明顯的態度。

在眾人眼裏,鄧淑妃失子是因禍得福,反而獲得了皇帝的憐惜,對她格外優容。她現在這風頭甚至要蓋過擁有皇長子的崔賢妃了。

皇帝才二十多歲,什麽太子,什麽大位,都得是十幾二十年後的事呢。擱在眼前,鄧淑妃便是無子,也是寵妃。

縣官不如現管,誰現在得寵,誰就是現管。

謝玉璋本是想來找鄧婉的,見這場景,就識趣地不過去了。畢竟她沒有什麽利益需求需要去奉承二妃,機會讓給別人吧。

她與鄧婉遙遙碰個眼神打了招呼,帶著侍女和護衛們直接往獵隊那裏去了。

有人看到,驚訝說:“永寧公主今天也參獵嗎?”

今天是夏獵首日,由皇帝開獵。因為人多,聲勢浩大,女眷們都暫不參與。待明日之後,便可自由行獵了。

鄧婉微微一笑,道:“她可是從漠北殺回來的,見過我們沒見過的,經歷過我們沒經歷過的。不過行獵而已,又不是打仗,對她不算什麽。”

李珍珍也贊道:“永寧的馬騎得多好啊,她雲京生雲京長的,比我們西北的將門女兒都強。”

二宮皆為永寧公主說話,那原本有點酸話想說的,也默默吞回肚子裏去了。

永寧公主八面玲瓏的人,與後宮往來親密,皇帝優容她,她自己又是個火辣辣敢當街射箭傷人的性子,還是不要得罪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