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3頁)

司豈從袖子裏摸出一小塊銀子,扔到小夥計懷裏,“都歸你了。去吧,多抓幾只來。”

“得嘞。”小夥計臉上樂開了花,撒丫子就跑,“三爺擎好兒吧,小的馬上就回。”

紀嬋笑道:“司大人這個主意好。”

司豈也笑,道:“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罷了。”

小夥計走了,又有一輛馬車在四季緣門口停下來,車前頭跳下來一個小廝,先看看四季緣,又回頭看看歸元居,對車門裏面的人說道:“老爺公子,有兩家飯莊,一邊叫歸元居,一個叫四季緣,咱們去哪個?”

口音不是京城本地的,應該是真客人。

馬車上下來兩個男子,五官很像,一看就是親父子。

“兄台,四季緣開門了嗎?”年輕人隔著一丈多的距離拱了拱手。

司豈說道:“開門了,新菜色,新口味,只是不知兄台吃不吃得慣。”

他這話說得四平八穩,既介紹了飯莊,又說明了利弊,絲毫沒有拉攏強迫的意思。

四品大員居然在飯莊當店小二了。

紀嬋有點想笑。

“爹,新口味,咱好不容易來京城一趟,就嘗嘗新口味如何?”年輕人說道。

中年人搖搖頭,又看看歸元居,“京城講究老字號,不知那歸元居主打什麽菜。”

歸元居的夥計遠遠地看著,聽見對話也不敢過來招呼。

司豈給紀嬋使了個眼色,讓她跟自己進去。

紀嬋一琢磨,他們剛抓了老鼠,等會歸元居肯定會鬧起來,屆時他們此刻多說的每一個字都可能變成嫉妒歸元居的證據。

不如什麽都不說。

兩人在大堂站了片刻,果然沒等到兩位客人進來,便上了樓。

剛到二樓,傳菜夥計就端來了水煮魚。

三個夥計,每人端一份,精致刻花的黃銅盆,紅呼呼熱辣辣的油湯,濃香飄得到處都是。

“什麽味兒這麽香?”

“確實香。”

“這味兒絕了,老子更餓了。”

“怪不得司大人敢把館子開到這兒,光是這道菜就不簡單了。”

……

司豈推開大理寺官員的包間門,回頭看了紀嬋一眼。

紀嬋搖搖頭,指指李成明那間——一來她不想厚此薄彼,二來,他們同進同出,有點兒夫妻档的意思,傳出去不好。

司豈明白了,笑著頷首,進了包間。

夥計正在撈出飄在油湯上的配料,一桌子人,除左言外,都在盯著夥計的動作。

左言見司豈進來,站起身,笑道:“司大人,這道菜好,不但香,而且勾人食欲。”

司豈道:“這就是道下飯菜,怕辣的嘗試著來,不要用下面的配菜,配菜更辣。”

同樣的話紀嬋也在說,“……如果實在覺著辣,就喝口涼茶,試試不辣的菜。”

捕頭老董用漏勺撈起一勺魚肉,先放到李成明的碟子裏,隨後又給兄弟們一人分了一勺,自己也撈了一大塊……

“哈哈,過癮,香!”他大聲贊道,“紀大人,你要發財了。”

紀嬋笑道:“多謝多謝,借你吉言。”

李成明放下筷子,真情實感地誇了幾句飯莊和菜品,隨後便進入了正題,“紀大人,這樁案子被章世子稟報了冠軍侯,冠軍侯非常重視,不但知會了府尹大人,而且還著人往西北捎信,要求邊關對往來商販嚴查。”

“府尹大人要求在下放下所有案子,只忙這一樁。然而,好幾天過去了,在下還是一無所獲呀。”

紀嬋道:“包家的商隊呢,已經回西北了嗎?”

李成明道:“正是,已經走一個多月了,在下追都沒地兒追去。”

“包家做生意沒什麽問題,跟左鄰右舍關系也不錯。唉,說句不該說的,在下就是想找的替罪羊都沒找到。”

找不到替罪羊,是因為心裏存著善念,這也是紀嬋肯招待這些人的原因。

李成明這幾日確實憔悴許多,發際線上多了好幾根白發,圓鼓鼓的肚子也癟下去一大圈。

紀嬋正想說點兒什麽安慰李成明,就見一個夥計端著一盆毛血旺走了進來,說道:“紀大人,小二回來了,就在樓下等著呢。”

小二是抓老鼠的那個。

紀嬋便道:“李大人,天大地大吃飯最大,這些讓人傷腦筋的事用完飯再說。”

李長明只好笑道:“紀大人先去忙,咱們用完飯再聊。”

紀嬋從樓上下來,司豈已經在下面了,小二並不在。

“人呢?”她問道。

司豈道:“去凈手了。”

“老鼠呢?”紀嬋又問。

司豈擡了擡下巴。

飯莊的門關著,但紀嬋知道他指的方向是歸元居。

她聳了聳肩,“破案了,胖墩兒這睚眥必報的性子絕對隨你。”

司豈的薄唇勾了起來,他最喜歡紀嬋說這樣的話,每次聽見他都有一種老夫老妻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