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2頁)

茶水房的宮女。

泰清帝不認識,司衡和司豈也不認識。

“你確定?”泰清帝問。

莫公公有些惶恐,“老奴覺得很像。皇上,要不要叫茶水房的人來認認?”

紀嬋插了一句,“死者小手指比一般人短,骨節大,稍有畸形。”

泰清帝看向司衡,又看看司豈,“老師和師兄怎麽看?”

司衡給司豈使了個眼色。

司豈道:“臣不建議急著認人,等畫畫完了,咱們一同回養心殿。”

司衡頷首,“宮女出宮時,大多由其管事清點過隨身物品,親自將人送到司禮監,由司禮監的人復審後送出皇宮。”

如今,人無聲無息地沒了,一是養心殿茶水房的人有嫌疑,二是司禮監的人有嫌疑。

為防萬一,應該拿著畫像將所有嫌疑人一並帶到養心殿,以免有人畏罪自殺,斷了線索。

泰清帝懂了。

莫公公能混到皇上跟前,自然是明白人,悄悄退了下去。

紀嬋繼續完善頭像的明暗關系,邊畫邊問:“司大人,這張畫還繼續嗎?”

司豈看了看泰清帝,回道:“畫完她。”

司衡問道:“紀先生,這是何種畫法?”

紀嬋笑了笑,“這是我師父跟西洋人學的技法,他老人家管這個叫素描。”

泰清帝與司衡對視一眼,司豈抿了抿嘴唇。

西洋技法,聽說過,沒見過。

又過了一刻鐘,紀嬋完成了剩下的部分。

在回養心殿的路上。

泰清帝和司衡走在前面,泰清帝小聲耳語道:“朕想請紀先生替朕教出一批仵作和一批畫師來,老師以為如何?”

司衡拱手道:“皇上聖明。”

到養心殿後,泰清帝立刻下旨,著皇城禁衛把養心殿各處、禦書房各處,以及司禮監嚴密看管起來。

司豈親自訊問,司衡和泰清帝一旁旁聽。

紀嬋也留下了。

她需要與認識小乙的人溝通一下,看看畫像哪裏像,哪裏不像,以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

紀嬋的畫很有辨識度。

莫公公一拿出來,茶水房的一個小宮女就認出來了。

“司大人,畫上是小乙姐。莫公公說的對,小乙姐的小手指很短。她以前說過,她小時候學笛子和蕭都不成,最後只好學了琴。”

“確實是小乙。”一個大太監說道,“司大人,冷宮裏的那位就是小乙嗎?”

“司大人,這位是茶水房的管事太監,肖公公。”莫公公提醒司豈。

司豈看向肖公公,問道:“肖公公,宮女小乙是你親自送到司禮監的嗎?”

肖公公垂下頭,說道:“的確是老奴親自送去的。”

司豈道:“肖公公,請你擡起頭。”

“是。”肖公公擡起頭,看向司豈。

司豈又問:“去司禮監後,哪個接手了宮女小乙。”

肖公公撫了撫衣擺,“司大人,老奴去年才當的管事,司禮監的人老奴都不認得,所以不記得當時把她交給誰了。”

司豈道:“小乙宮女出宮時,你檢查過包袱,包袱裏都有什麽?”

肖公公想了想,說道:“這個老奴記得,總共五套衣裳,有薄有厚,二十六兩銀子,還有一支金釵,兩支銀釵,三四朵宮花,其他的就沒什麽特別的了。”

司豈站起身,踱到肖公公身邊,深眸微眯,忽然俯下身,“肖公公你撒謊!”

肖公公哆嗦一下,接連後退兩步,“撲通”一下跪了,“司大人,老奴若有撒謊,天打五雷轟!”

他轉向泰清帝,“噔噔噔”就是三個響頭,淚如雨下,“司大人,老奴進宮二十年,一向忠心耿耿,從不撒謊,還請明察。”

紀嬋點了點頭,心道,司豈有兩下子,居然看出這老小子撒謊了——小乙是他手下,死在他送其出宮之時,嫌疑可謂極大,但他目光堅定,進退有度,絲毫不慌張,心裏素質顯然不錯。

司豈冷笑道:“從不撒謊就是最大的謊,肖公公,你不要不見棺材不落淚。”

肖公公不說話了,只磕頭,一下又一下,額頭上很快就見了血。

泰清帝面露不忍,剛要開口,就聽紀嬋上前說道:“皇上,這個公公確實在撒謊。”

司衡轉頭看向她,問道:“紀先生有何憑據?”

紀嬋道:“第一,他嫌疑最大,人卻不慌;第二,他下意識地撫弄衣裳,這表明他在控制情緒;第三,人在撒謊時,眼睛會不由自主地看向右上方看;第四,司大人剛剛那一下,觸碰了他的敏感神經,他後退兩步,就說明他怕了;第五,小乙的包袱都有什麽他記得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