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第13節(第4/5頁)

陸濤生氣地把手裏的煙灰缸扔到茶幾上。

"好啦,別生氣,現在我想知道一個真正的問題,陸濤,你想用你的青春做什麽?"徐志森忽然變得嚴肅起來。

"我是學建築和經濟的,上學的時候,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在北京建一個像格林威治村一樣的藝術家村,讓在北京搞藝術的人有個自己的據點兒。在中國,只有北京養得起藝術家。"

"很好的理想——那個藝術村是什麽樣的?"

陸濤的臉微微發紅,這是一個他從未對別人說起過的夢想,現在,他突然對徐志森講了起來:"中心廣場上建一個世界上最大的迷宮,玻璃結構,無用而叫人迷惑,當然,也可能會有商業價值,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容易識別的標志性建築,這個迷宮象征著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象征著我們的生活——四周是一些堅固實用的住宅,租金便宜,還有可供小型演出用的小劇場,一些可開畫展的酒吧與飯館,還有一些藝術學校——這是一個大熔爐,各種人、各種想法在這裏匯聚,再傳播出去,聲音、文字、圖畫,我覺得藝術就是一種對於未來或完美的想象力,我覺得中國需要這些,我相信,總有一天,人們會需要這些東西的——"

陸濤越說越興奮,手舞足蹈,滔滔不絕,徐志森專注地聽著,有時點點頭,有時,他會插一句,為陸濤的夢想補充一些細節。

他們把小冰箱裏的飲料都喝完了,煙灰缸裏也落滿了煙頭,甚至兩人分別起身去洗手間,還在一邊小便一邊激動地說。

見徐志森臉上出現倦意,陸濤想讓他再次興奮起來,他決定讓夢想落到地面:"這個建築群還會有商業價值,"他得意地繼續,"人們在周末,坐上大巴或自己的車,來到這裏,花上一兩百塊錢,可以看到各種東西、各種人,還可以購買一些他們沒有事先想到的東西,然後在深夜或第二天離去,這是一個新選擇,要麽他們只能待在家裏、飯館或者卡拉OK包房裏。"

不料徐志森卻另一個方向把他原來的地面變得更低:"陸濤,我問你,你現在在幹什麽?"

"在找工作。"

"很好的理想,很壞的現實,不是嗎?"

陸濤從徐志森的語氣裏聽不出是嘲弄還是嘆息:"算不上壞,我會找到工作的。"

"你知道,什麽叫物質主義嗎?"

"我不懂。"

"那就是像你一樣想法的人很少,人們更願意重復地把房間變大,把汽車的牌子變得高級,把房間裏填滿各種實用的東西,生活的目的不是為了情感,而是本能和欲望。"

"真的嗎?"

"你看看報紙就知道了。"

陸濤低下頭。

不出所料,徐志森的總結性發言開始了:"不過,陸濤,你的理想,我很欣賞,很欣賞。我知道你是個建築方面的專業人員,如果你願意,你可以試著幫我建一些商業住宅,積累點經驗,也許有一天,你有機會實現你的夢想——前提是,你得有運氣碰到一個時代,更多的人認為生活單調乏味,對一般性的成功不太關心,而對自我發現有興趣,那時候,人們的目光才會轉向藝術,你的藝術家村也許就是自然結果,現在不是時候——這只是我的個人意見。"

陸濤嘆了一口氣。

"怎麽了?"

"要是進房地產公司,我一畢業就去了——給別人打工沒意思,我有點想自己創業。"

徐志森懂得了,不管陸濤表現出多麽強大的活力,他仍是一個孩子,他無法把現實與自我統一到一個時空裏,該如何對他講清這最重要的一點呢?

送陸濤出飯店的時候,徐志森試探地說:"沒有第一桶金,怎麽創業?"

陸濤沉默了。

"有個辦法,"徐志森提示道,"你想夢想成真嗎?那麽第一步,你要幫助別人夢想成真才行。"

"幫助別人?那什麽時候才能輪到我?"

"在這一點上,著急是沒有用的。"徐志森說。

陸濤點點頭,飯店前面有一個噴泉,陸濤感到細小的水珠從空氣裏鉆出來,落到他的臉上。

徐志森拍陸濤的肩膀:"你很有個性,這種個性在你能夠全面地考慮到別人時才是你的優勢——不然,也許你整個的一生,都將會為你的個性而吃苦頭。"

"為什麽?"

"相信我,陸濤,我在這個世界上見到太多有個性的人,他們最後都不得不委屈地待在我們這個不需要個性的世界裏。我不要你變成那樣。"

徐志森的語調非常誠懇,他伸手抱住陸濤的肩膀:"不管怎麽說,陸濤,今晚你讓我很激動,你讓我驚喜,因為你是一個有夢想的人,這一點很重要——我一直在想,我的兒子是什麽樣子?現在我知道了他的樣子,你現在不必把我當父親看待,我要說的是,即使你不是我兒子,早晚你也會找到我,因為我知道你需要什麽,跟著我,用我的經驗幫助你繞過那些陷阱,你到時就會感謝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