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霸主 秦宣太後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亂,最後還是由秦國一統了天下。但是秦國為什麽能夠從戰國七雄勢均力敵的局面一躍而成為一統天下的秦帝國,這中間起了最關鍵作用的人是誰?

有人說,是變法的商鞅,也有人說,是秦始皇。但是,商鞅變法之後,也只能把秦國帶上戰國七雄的位置,而秦始皇繼位的時候,秦國已經是戰國第一大國,其他各國根本已經不能夠與之相敵。

那麽,是誰令得秦國成為當世最強國,而為秦國一統天下制造了可能呢——這個為秦帝國打下基礎的人,是一個女人。

她就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後羋八子。羋八子的出身其實並不高,她只是秦始皇的高祖父秦惠文王一個低階妃子而已。在秦惠文王死前她的封號為“八子”,所以後世也稱她為“羋八子”。

秦朝的後妃制度一共八級,分別是“皇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而“羋”是楚國的國姓,秦楚之間聯姻甚多,從記錄上看她為秦惠文王生下不止一個兒子,而在秦惠文王死時她才只是“八子”的身份,推測她應該不是獻女就是媵女的身份,而非聯姻時的主要婚姻對象。

史載秦穆公將女兒嫁給晉文公,就陪嫁了五個媵女。“媵”的範圍很廣,從廣義上來說,所有的陪嫁人員都可以稱之為“媵”,如媵侍、媵從等。狹義上來說,就是新娘的“備份”。

須知當時的婚姻並不只是男女雙方的事,往小了說是兩個家族的聯姻,往大了說就是兩個國家之間的聯盟,所謂“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所以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間聯姻互嫁王室女子,男方娶進門的可能不是一個女人,而是一群女人,這些女人是新娘的姐妹、堂姐妹,以及同宗甚至同姓的女子——那時候死亡率高,千裏迢迢兩國聯姻,誰能保證那位新娘一定能夠健康到達成婚,順利生子成為繼承人。甚至可能身份最高的那位貴女不一定就能夠生出兒子來,但是只要她的媵女中有人生下兒子,那麽她這個族群在這場聯姻中就有了繼承人,聯盟就此穩固下來。

所以,這位在將來可能名震諸侯的女人,在秦惠文王時代並不見記錄,而在秦惠文王死後,她年幼的兒子嬴稷還被當成人質送到了燕國。

羋八子此時在哪兒,可能在秦宮,也可能跟著兒子去了燕國。這是她的人生蟄伏期,誰也不知道,她的命運會忽然迎來大轉折。

秦惠文王死後由其子嬴蕩繼位,這位史稱秦武王的人,據說力氣很大,善能舉鼎,因此在國中廣招力士,封為高官,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賁三人因此而得榮寵。

但是,在秦武王四年時,他舉兵洛陽,入周室,見九鼎而心喜,欲舉九鼎,在幾名力士先後舉鼎失敗的情況下,秦武王親自舉鼎,結果被鼎砸中,傷重不治而死。

很多人說秦武王腦子進水,好好的大王不當,偏偏喜歡學人家去舉重,結果把自己給砸死了。但事情並不這麽簡單,所謂九鼎,是王權的象征,秦人早有覬覦周室和九鼎的野心,《戰國策》開卷第一句便是“秦臨興師周而求九鼎”,周室君臣不得已借助齊國和楚國的力量,才打消了秦人的圖謀。張儀亦曾向秦惠文王獻計,讓秦軍先取韓國宜陽,以此為跳板,控制東西二周和周天子,以據九鼎,挾天子建霸主之業。但由於當時秦惠文王為鞏固後方,而采納司馬錯之言集中兵力滅蜀,暫擱此事。

而秦人這一思路,必然也影響到了秦武王。他曾對丞相甘茂說“寡人欲車通三川,以窺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自然明白他言下之意,依照張儀原來的計劃,攻下宜陽,令周都洛陽門戶洞開。

秦武王親率大軍直奔洛陽,提出要觀看九鼎,周王不得已讓他至太廟觀九鼎。所為九鼎,本是大禹收取天下九州之金鑄成,每鼎代表一州,共有荊、梁、雍、豫、徐、青、揚、兗、冀九州,秦武王便命任鄙、孟賁等三人舉鼎,實則借此想達到據九鼎,挾天子而令諸侯的目的。但不曉得為什麽,平時能夠力舉千斤的這幾個大力士在關鍵時刻竟然都不能舉鼎,秦武王臉上下不來,竟一時意氣之下,親自去舉鼎。

結果,自然大家都知道了,秦武王舉鼎不成,反被大鼎砸傷。但歷史在這裏其實還有一個轉折的可能,就是當時秦武王傷重之時,曾經請到著名的神醫扁鵲來治療。但當時任秦國太醫令的李醯生怕自己的地位不保,在秦武王面前極力中傷扁鵲,又派人暗殺了扁鵲。可嘆一代神醫死於權力鬥爭,而秦武王也因此傷重不治而亡。

秦武王的舉鼎,固然並不是民間演義所謂可笑的練舉重把自己砸死了,而是一個歷代秦君執著的九鼎之夢。但他卻想當然地把這件事簡單化了,以為只要兵臨洛陽,拉走九鼎,就可以挾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