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第2/2頁)

正如《廚房》的開頭“這個世界上,我想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廚房”那樣,在《哀愁的預感》之前發表的五部作品全都是以主人公的主觀感受作為跳板開始的。然而,在《哀愁的預感》中描寫阿姨雪野居住的房子時,她甚至連氣悶和氣味之類的感覺都作為情景描寫的一個手段,這無疑是出於她想將作品映像化的意圖。專門辟出一塊篇幅描寫圍繞漂浮在浴缸裏的玩具鴨發生的超常現象,也使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她對映像的強烈探索。進一步說,就連單行本的裝幀也強烈地表達著她的追求。她是原增美的歌迷,多年來無論哪兒有演唱會都趕過去,這回她便以歌迷和一個不同領域專業人士的雙重身份向這位偶像提出了請求,請她為自己的作品繪制封面和內文插畫。她想看看封面,正患感冒的原增美完成後,顧不上睡覺就趕到早稻田的“甜蜜微笑”(一家甜品店),讓她看畫。吉本芭娜娜見後,紅著臉不停微笑著,不勝歡喜。

都是三年前的舊事了,說多了也沒意思。其實,去年冬天吉本芭娜娜出版了另一部作品《N·P》。這部作品集中了吉本芭娜娜此前作品中近親相奸、女同性戀等主題。她在小說中一直像吸食毒品上癮一樣地愛著這些主題,這是事實。將這些主題集大成,可以理解為她將它們當肉咀嚼一番後丟棄掉。就如同只能在大海裏前行的鯊魚一樣,吉本芭娜娜恐怕會在有著稀奇古怪的生物共存的大海裏繼續遊下去吧。


[1]國內譯作《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