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殷武(2)(第2/4頁)

很多節日提前成熟了,會不會導致日後有更多的節日…說不定華夏在兩千年後會成為全世界節日最多的民族。

不同於別的節日,七夕節的重頭戲大多在晚上。

白天的時候當然也有諸如‘曬水投針’之類的活動,但大家期待的、流傳很廣的一些互動都在是晚上沒錯。

祭台上擺放著各種水果和糕點,這都是用來祭祀牛郎織女的…七月七原本祭祀的是牛郎星和織女星,因為有了《牛郎織女》的故事,這才變成祭祀‘牛郎’‘織女’這一人一仙。

祭祀完畢之後有婢女遞上一排固定好的針,以及一根絲線。按照節日傳統,要是能一次穿過這排針,就是獲得了織女的祝福和認可,是心靈手巧的女郎。

陳嫣已經做的很小心了,還是只穿過了三根針,穿到第四根的時候線頭一折,失敗了。至於一邊的陳如意則成績更差,畢竟陳嫣因為喜好問題平常偶爾還會擺弄針線,而她呢,真正從小沒怎麽動過這個。

穿過第一個針孔,到第二個就失敗了。

陳嫣一邊給一次穿過一排針的婢女們獎勵,一邊笑著道:“平日就說你笨手笨腳的,你還不服氣…”

說到這裏,陳嫣頓了頓:“這倒是有些像你姨母。”

陳嬌就是這樣,從小做不好手藝活。這既是因為她用不上這些,身邊沒人強求她一定要學,也是因為她天生手不太巧。那個時候她想給劉徹送個自己做得荷囊,陳嫣一步一步地指導,做出來的成品也很不盡如人意。

旁邊的婢女湊趣道:“無憂翁主是貴人呢!原不用自個兒動手做這些,織女娘娘也是知道這些的!”

“你們不過是說好話罷了。”雖然是這樣說,陳嫣的表情卻沒有不滿意的意思。她本就不是這個時代土生土長的女性,當然也不會覺得女孩子一定要會紡織刺繡這類活計。

女兒成長的很好,性格討人喜歡,會自己獨立思考,學習了很多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樣就行了,沒必要處處高要求。

今天過節,大家都挺高興的,氣氛正好。就在這時,有宮中的使者來了。

也不是什麽大事,送一些適合七夕節的東西而已——別的府上得了皇帝的賞賜,那往往是畢恭畢敬地收好,只有陳嫣這裏態度尋常。主要是陳嫣這裏一年到頭收禮物的次數太多了,就算是一開始也很重視,後面也漸漸視若尋常了。

不過出乎陳嫣意料的是,賜物的使者竟然是韓讓。

韓讓早就是宦官裏頭的第一人了,日常在劉徹身邊貼身侍奉。不過是送個七夕節節禮而已,用得著他親自來?

七夕節送的一大堆吃的喝的玩的先不說,劉徹就連蒲桃酒都送了一些,說是做祭祀之用(蒲桃酒如今在大漢也不算難得了,難得的是高品質的蒲桃酒)。

各種各樣或珍惜或尋常的東西由宮人們擡進來,唯獨有一份禮物由韓讓親自交給陳嫣——也是因為這個,劉徹才特別讓韓讓出宮跑了這一趟。

韓讓待其他人也是有威嚴的,但遇到陳嫣他從來都是恭恭敬敬,就像他還是一個小宦官一樣。

“翁主,這是陛下特意為您尋的。”總共有四五個小盒子,盒子很是精致,材質有金銀玉石多種。

陳嫣拿了一個盒子打開,見到裏面是什麽之後,手上一抖,立刻就把盒子關上了。

“陛下怎麽送了這個!”陳嫣驚魂未定,幾乎是脫口而出。

盒子裏面不是什麽精致的小玩意兒,而是一直體型頗大的蜘蛛!陳嫣自己是怕各種小蟲子的,蜘蛛更是讓她下意識地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因為太過恐懼,她甚至想不起來別的,大腦只是一片空白。等到稍微定了定神,這才明白劉徹為什麽送這個。

雖然她害怕蜘蛛,但在編《歲時記》的時候還是把關於蜘蛛的一些節日活動寫了進去,也算是尊重民俗吧——古代七夕節流行捉蜘蛛放進小盒子裏,然後將小盒子供在貢桌上,第二天再打開盒子去看。

如果蜘蛛在盒子裏織網,這就是好兆頭。和穿針一樣,成功了都意味著會成為心靈手巧的女郎。而且比起穿針,蜘蛛的這個更可能成功…反正多捉幾只蜘蛛就是了,只要樣本足夠多,總有會成功的。

因為知道盒子裏裝的什麽,陳嫣就連盒子都不願意拿了,而是讓婢女將這些盒子供在了貢桌上——雖然她知道,這些蜘蛛都應該是沒毒的,況且隔著盒子什麽事都不會有,但就是害怕。

和陳嫣不同,陳如意從小就不怕這些,出於好奇她還自己養過蠶…陳嫣光是看到那些白白胖胖的小東西就覺得要瘋了。

這個時候陳如意就帶著婢女自己去捉蜘蛛了…讓陳嫣眼皮一跳。

“多看著如意一些,千萬別碰有毒的!”其實平常接觸的多的蜘蛛大多無毒或毒性不強,就算是有毒的,只要掌握方法,不要驚嚇到對方,也不太會被咬到。但陳嫣害怕蜘蛛,這種事後總是忍不住反復叮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