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大東(6)(第2/4頁)

不管怎麽說,這已經說明了‘錢莊’本身的力量。

而且陳嫣自從回到長安之後還做成了一件事,那就是將政府稅收的上繳和某些財物的下發拿到了手上。

簡而言之,這個時候的地方稅收是一個很復雜的系統,除了大家熟知的貴金屬(黃金為主)和銅錢之外,布帛、糧食等等實物也是賦稅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東西的運輸成本可不低!

如果換成錢莊來做這件事,成本不知道要降低多少,速度也會快很多!

至於說朝廷下發的財物,這倒是附帶的了。這個時候地方自主權還是挺大的,上繳賦稅的時候地方政府就會留下下個年度,甚至下面幾個年度的開支。這些錢包括地方官俸祿、地方政府建設支出、災荒預備等等。

所以從中央來錢到地方,這種事很少,特例而已。當然,偶有特例也是用得著的。

這一項協商成了,對國家自然是有利的,對泰和錢莊來說也是有利的。

其中的手續費倒是小頭,關鍵是廣告作用,以及金錢在流轉的過程中產生的效益。

廣告作用就不必多說什麽了,大家知道泰和錢莊還幫忙給國家轉賬,那肯定是信譽高出一般錢莊一大截了——自從有錢莊開始,也有不少人學著開錢莊,只是和泰和錢莊的名氣沒辦法比。而和朝廷合作,無疑讓泰和錢莊更加地‘與眾不同’。

金錢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效益就更不用說了!

早些年因為沒有太好的防偽手段,只能用笨辦法確定賬戶資產,也不可能做到即時異地存取款(就是這邊剛剛存錢,另一邊就立刻取款)。現在也沒有產生真正讓陳嫣信任的防偽手段,老辦法依舊在沿用,只不過變得更加靈活、更加有效率了而已。

所以金錢‘冗陳’的時間依舊存在,並且不算短。

這邊賦稅已經交到地方的泰和錢莊了,但不代表同一時間長安這邊主管財政的大司農可以把錢調出來。

‘冗陳’的這段時間泰和錢莊就獲得了這筆巨款的使用時間!

更別說大司農並不見得立刻就會從泰和錢莊取出這筆錢…大司農,或者說政府拿到錢了也是要花的,給官員發俸祿、維護公共建設、維持軍隊等等。而在花這些錢的時候,經常也是可以用到泰和錢莊的。

這樣做往往更有效率,還省錢…唯一要改變的只是過去一點點習慣。

當然,也有那麽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會因此受到損害。不過這不算什麽事,因為陳嫣也有影響力,自然能夠將這些人壓下去。這甚至用不到她動手,她那些利益相同者就會幫她把事情做了。

於是,這些錢的使用時間加長。

雖說陳嫣因為這個時候整個市場並不需要那麽多金流的關系,再加上成本等原因,沒有太大的意願開拓小額用戶。但是,現金流這種東西肯定是多多益善的!政府這筆巨款又不會有什麽新增成本,在市場上還怕用不出去?

就算現在的市場不需要那麽多金流,她也可以制造金流啊!

比如之前集團想要做的幾個產業,因為考慮到現金流的關系,都是‘徐徐圖之’的。現在有了這筆金流,那就可以一次到位了!別看陳嫣有錢,但產業上用錢的地方也多,從錢莊貸款也是無法避免的。

另外,市面上的生意人也需要這些錢。

陳嫣給泰和錢莊拉來了這個政府生意之後,泰和錢莊金流大漲,於是把貸款利息給降了。之前因為算緡、告緡之類的原因,商人群體傷的可不輕,很多人都破產了!這種情況下,本來應該是百業凋零的,但因為貸款利息變低,並且針對這一類東山再起的商人,提出了更加低息的一種專門貸款,市面反而更加繁華了。

坐擁這樣的泰和錢莊,可想而知王溫舒會是怎樣的志得意滿了。

如今誰都知道他是商人們的‘財神爺’,倒是將他過去的‘狂犬’名號給忘了個七七八八,可見人總是善忘的。

這樣的人物當然少不了幕僚…主管身邊是可以配秘書的,這是固定職位,工資由集團來發。不過幕僚這種存在也有必要,很多幕僚都是幫助主管們處理生意場以外的事情的。

這就像是有錢人家請的‘生活助理’一樣,總有存在的必要。對於這些主管們來說,他們不只是工作變得很復雜,不得不找一些秘書協助,生活其實也變得很復雜了。

對於幕僚勸的一些事,王溫舒雖然聽在耳朵裏,也知道對方想的周全。但照不照做始終是看他自己的選擇的,有的時候就是這樣,人不會選擇更好的路,而是會選擇自己更喜歡的那一條路。

不管幕僚的啰裏巴嗦,王溫舒騎馬往陳嫣府上去,身後還跟著兩個同樣騎馬的隨從。

等到了陳嫣府上,門口的閽侍十分殷勤。大家自然知道這位常來府上的人是什麽牌面,相比起面對那些不相幹的來訪者的態度,真可以說是十分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