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大東(3)(第2/4頁)

至於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劉徹子嗣不豐,如先帝一朝,一位寵妃生育數位皇子的情形並不多見,事實上,也就是一位而已!如今的皇後衛子夫,她當年是很多寵幸的,但生的女兒多,足足有三個,皇子卻只有太子劉據一個。王夫人也多寵幸,孩子更少,只有一個兒子,也就是齊王劉閎。

其他的妃嬪也大抵如此,只得一兒半女才是常態,甚至多的是受寵妃嬪膝下空空的。

只有李姬,她一連生下兩個兒子,並且還都長大了!這就是燕王劉旦和廣陵王劉胥。

大家都覺得她的‘運道’不知道該怎麽說,說她運氣不好吧,她可是生下了兩個兒子,並且都順利長大!這後宮之中有誰比她的運氣更好?真要說她運氣不好,那些一時受到寵幸,失寵之後卻沒有個依靠的妃嬪,甚至從來就沒有過寵幸的宮人該怎麽說?

可要說她運氣好吧…她從來就沒有得到過天子的看重。若不是她育有皇子,恐怕在天子心中和普通宮人一般無二。

不過,能在一點兒都不受看重的情況下還育有兩子,這才是最令人吃驚的吧。

李姬的受寵程度只用一點就能說明了,她的稱呼——‘李姬’,‘姬’這種說法就和‘夫人’一樣,在過去妃嬪等級還沒有明確的時候更像是一種天子諸侯後宮女子的普遍稱呼。

但是如今妃嬪等級已經相當完善,還能用這種稱呼,只能說明本身沒有封號,或者封號及其低微!低微到了身為一個皇子母親,根本恥於提及的地步!

封建社會經常講究母以子貴、子以母貴,生了孩子的後妃,但凡天子有一絲憐愛,也會在封號上擡擡手。更何況當今天子子嗣並不多,這就更顯得皇子生母的身份特殊了。

就這樣,連生兩個皇子卻沒有絲毫‘表示’,那就只能說明確實一點兒不受天子待見了。

這樣的宮妃也不止李姬一個,孝景皇帝時的唐姬也差不多,就是生了長沙王劉發的那個,到死也只得宮人稱呼‘唐姬’而已。

劉徹不樂意提太多這個,轉頭說起另一件事。

“韓讓,朕聽說這幾日阿嫣心情不好?”這種消息說機密算是機密,但劉徹身為皇帝,想要知道卻也不難。

這兩天陳嫣心情煩躁,下面的人經常觸她黴頭並不是什麽秘密。

“唯唯…明見不過陛下。”韓讓恭恭敬敬地說起了自己已經了解到的消息。

“下面無人知曉嫣翁主為何心情不爽,只是這幾日嫣翁主確實不願意出門,往日的玩樂歡宴全都歇了。翁主府中上下也是不解,只能更加小心翼翼…不過翁主倒是不曾責罰人。”韓讓說的很慢,但卻不會讓聽話的人有不耐煩的感覺,他們這樣的人哪怕就是說一句話的語氣、節奏也是最合適的。

劉徹聽了輕嗤一聲:“阿嫣那個人有威信而無威嚴,特別是近身邊侍奉的人,越是知道她何等心軟。少時父皇責罰宮人都會避開她,就是因為知道她看不得這些!她未責罰人才對呢!若是因為自己的事責罰人了,朕倒不知該是何等事了…是天塌地陷了不成?”

隨口抱怨了一兩句,劉徹才道:“既然劉閎他們幾個要去封地了,就辦一宮宴罷!韓讓,宮宴之事你來辦,務必熱鬧,多尋一些百戲藝人來,以逗樂為要——宴請的人也以劉氏和外戚為主,不相幹的就不必請了。”

韓讓連忙應下,心中知道這場宮宴表面上是為了幾位未赴封地的諸侯王辦的,實際上卻是為了不夜翁主。說起來,天子顯然是不擅長討人開心的,所以也只能想到舉辦歡宴,以熱鬧的場面沖淡不好的心情。

這也正常,對於天子來說,又何曾需要討人開心呢?事實上,更多時候天子都是被人討開心的那個。

天子一諾千金,於是一場臨時的宮宴很快就策劃起來,速度極快。當天才下令,晚上就有許多人收到了邀請。又兩天,就真的在未央宮舉辦了——宮中有錢有人,真要辦事的時候總是很快的。如果想要辦的事情拖拖拉拉,那只能說明自身地位還不夠,想要辦的事情別人沒有放在心上。

陳嫣也是受邀請人之一(事實上,她才是主角,只是知道這件事的人只有劉徹和韓讓而已),到了時候自然帶著陳如意小朋友來了。

其實一開始她並沒有想要過來,最近她的心情怠惰,腦袋裏想了很多事,但又好像什麽都沒想。但她這裏是韓讓親自告知的,可見重視…心裏想著就是一場夜宴而已,來就來唄,於是就來了。

她來的時候已經比較遲了…其實按照提前告知的時間,她並沒有遲到,只是大家都是提前過來了,這就顯得她遲了。不過所有人都沒有放在心上,或者說就算心裏頗有微詞,也不會放到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