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大東(1)(第2/4頁)

倒是有人能夠直接問陳嫣本人,陛下就曾經當著他的面問過陳嫣。

“你倒是真喜愛去病…這其中有何道理?平日去病少見你,偶爾見了也不多言一句…”霍去病對陳嫣的冷淡,劉徹是能夠感受到的。

陳嫣笑言:“此類事有何道理可講?人與人之間是有眼緣的!所以才能有的人傾蓋如故、白首如新——真要是有道理可講,不少人恐怕還要疑惑陛下為何如此偏愛去病吧?”

“說起來…去病有些像陛下年輕時呢!”陳嫣是脫口而出。

劉徹一下就被帶歪了話題,一臉的‘原來你也這樣覺得’,一拍大腿:“是吧?朕也是這樣覺得的!…等等,你既如此覺得,為何喜愛如今的去病,當年卻不喜愛朕?”

霍去病當時只想當自己不存在,這種話題自己在場,總有一種不太妙的感覺。他只求陳嫣能夠想個好點的回答,將陛下哄高興了,不然他這個旁聽的人也要受池魚之禍。

陳嫣卻不用像霍去病這樣考慮自己的回答會不會讓劉徹不高興…主要是,就算是劉徹不高興了又能怎樣?反正不能拿她怎樣,最後也只是他自己和自己生氣而已,時間久了,陳嫣早就沒有了懼怕的意識。

所以,她幾乎是想也不想地回道:“陛下何出此言?當年我也是很喜愛陛下的!”

這話並不能說是虛假,事實就是,劉徹少年時代就是很招人喜歡的了。當然,這個‘招人喜歡’得劃定一個範圍,僅針對那些他願意好好相處的人。至於那些被他劃在範圍之外的存在,當然就只能感受到太子殿下的威嚴與殺伐果斷了。惶惶不可終日還來不及,何談喜愛呢。

那個時候的劉徹,喜歡笑,人開朗,就像是一把新鑄成的寶劍,銳利、鋒芒畢露。而且他顏值還很高…誰又能不喜歡呢?

反正陳嫣當時是很喜歡這個準姐夫的——當然,得盡力不去想他日後會做的那些事,不然陳嫣很難心無芥蒂地和他相處。好在世間是個最好的武器,她本以為自己會被‘歷史’影響太多,後來才發現不會。

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或許會如此,但是時間一長,潛移默化就學會將‘歷史’和現在生活的現實做區分了。不做區分是不行的,畢竟現在的生活是日日夜夜的現實,過去所知的‘歷史’只能占據一個犄角旮旯而已。

不過陳嫣口中的喜愛和劉徹想的喜愛可能不是一個東西,陳嫣在那些年裏是發自真心喜愛過那個少年的,不帶一點兒私心。就像是看到一株茁壯生長的白楊,挺拔又柔韌,生機勃勃的,怎麽可能不喜愛?

這個少年很早就顯露出了不凡的天資與志向,在可以想象的未來,他會開創不朽的功業,塑造一個民族的尊嚴——陳嫣看著劉徹在一步一步朝著那個未來走去,是很難不動容的。

“你…喜愛過朕?”劉徹似乎沒想過陳嫣會做這樣的回答,下意識地想要搖頭,覺得這是謊言,一個足夠美好的謊言。但是很快理智告訴他,這不是謊言…陳嫣不是別人,不會為了討好他而說謊。

他們兩人之間,有陳嫣不願意回答的時候,卻沒有說謊的時候。

陳嫣比劉徹還驚訝:“陛下…您難道會覺得我未曾喜愛陛下您?這可真是…少年時代同遊同樂,難道都是假的?若是我未曾喜愛陛下,怎麽可能與您有這樣的交往!”

語氣斬釘截鐵,因為這是全然發自真心的,自然沒有任何猶疑。

陳嫣小時候雖然考慮過要和劉徹維持良好關系,畢竟人家是未來皇帝。但也僅止於此了,至於建立更親密的人際關系,她並沒有想過。主要是她處的位置太好了,就算是獲得劉徹更多的好感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既然如此,何必委屈自己,特別去討好一個人呢?

討好人這種事可不容易做。

劉徹當時很想問,那、那為什麽…為什麽沒有一個‘以後’呢?但他到底沒問,因為他意識到這個問題就算問了,也只會得到最深重的遺憾——他想起了他與陳嬌的一次爭吵。

那個時候陳嬌已經被廢,避居永華殿。他們為什麽爭吵,劉徹也不記得了,反正他們總歸是合不來的,有的時候一點兒小事也能吵地天翻地覆。陳嬌做皇後的時候如此,她不做皇後了依舊如此。

吵架這種事總會讓人失去理智,有的時候當事人並不是真的那麽想。但爭吵到那個關口上,總會下意識地拿出最能傷害對面人的話來。為什麽很多爭吵會升級,直到無法收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這個習慣。

人的語言很奇妙,既能消弭一切矛盾,也能深深將人傷害。

當時的陳嬌氣急了,就梗著脖子對他一字一頓道:“皇帝陛下,您可以得到一切,卻永遠沒希望得到所愛之人——阿嫣絕不會喜歡你!不是因為您不招人喜歡,只是因為從一開始的時候她就沒想過有喜歡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