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采葛(7)(第2/4頁)

顏異是復聖嫡傳,這個身份大概僅次於孔聖嫡傳好用了。

他若平庸,這些人還不好說什麽。可若是資質不錯,縱使有八分才能也得被說成是十分!

一路走來,他只要努力,而不需要擔心努力之外的事情!不說多少優待,至少能得一個‘公平’——公平二字,說的簡單,在這個時代卻是只有極少數能夠理所當然得到的東西。

他早就習慣了在規則內做事,只要在規則內做事,他就不用去想這不可以、這不成…

他和她相愛,為什麽不可以在一起?她是個好女子,讓父母上門提親就是了。至於天子對她有意,這又有什麽呢?男未婚、女未嫁,關天子這個局外人什麽呢?不管是什麽人,做事都是要講規矩的吧?

他少年時讀《詩經》,《詩經》中有《大車》一篇。有一種解讀,說的是大夫與民女相戀,身份不對等,所以不能結合。《大車》中的男主人公是貴族大夫,擁有著普通人沒有的權力,一樣要受到規則的束縛。

後來他是被父親大人母親大人罵醒的…《大車》中的卿大夫之所以被規則束縛,只是因為他的權力還不夠大而已!如果他的權力足夠大,一切就不成問題了。

所以皇宮才是天下最沒有規矩的地方——遠的不說,天子以歌女為正妻,這種事情,哪怕是放在普通貴族之家,都是絕不可能的。但是放在皇家,就沒有人加以置喙了。

皇帝陛下是不用講規矩的。

在他和她的事上,他們都沒有錯…兩個優秀的年輕男女互相愛慕,這有什麽錯?然而即使他們都沒錯,這件事依舊不可以,依舊只能走向兩個人絕對不想要的結局。

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有很多這樣不講道理的事情,只是他顏異的人生太過於順遂,所以不知道。在這件事上,其實陳嫣也一樣。

只能說,陳嫣其實比顏異要幸運一些。她的勇敢很難說是她比顏異更加勇敢、純粹和深情…只能說,她需要考量的東西比顏異要少一些。

陳嫣是什麽人呢?她是先帝親封的不夜翁主,孝文皇帝是她外公,孝景皇帝是她嫡親舅舅!當今天子是她實打實的從兄,過去陳嬌當皇後的時候還是‘姐夫’呢!

先帝薨逝之前,當著那麽多人的面托孤,除了交代朝堂之事,就是單獨提了她!讓當今天子好好保護她,給她一個十全十美的人生…劉徹是清清楚楚的答應了的!

雖說人走茶涼,先帝人已經去了,當今天子就算答應的好好的,也能‘陽奉陰違’,這樣的事在歷史上並不少見!但這種事是要考慮‘違約成本’的!如果違約之後能得到更多,那不用說,這事做得!但若是相反呢?

陳嫣說到底只是一介女流,在時下的觀念和社會背景中,她就算是捅破大天去又能怎樣呢?所以,只要她沒有造反叛國,想必劉徹都是願意好好待她,處處優待的。只要她處處都好,這就是一個活招牌,顯示劉徹有多孝順先帝的招牌!

大漢以孝治國,‘孝順’的重要性被拔高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可以說,陳嫣就是一個實打實的‘政績’!

至於陳嫣的親族,母親這邊是皇族不用說,父親這邊也是開國時就封了的侯爵之家。兄弟姐妹四個,姐姐是皇後,後來不做皇後了,也一樣是長安無人敢得罪的貴人。兩個哥哥都封了爵,娶的妻子不是公主就是翁主…

這樣的背景,這樣的家庭,讓陳嫣根本不用擔心別的。

劉徹就算是再生氣,會對她怎樣?會對她的家人朋友怎樣?根本不可能的!從這個角度來說,陳嫣和後世的熊孩子其實沒什麽兩樣。有的熊孩子並不是不知道自己錯了,只是潛意識裏覺得背後有家長,是兜的住的!

所以到了最後,她比顏異更加堅決,更加義無反顧…從始至終,能夠一點兒也不辜負對方。

這不是她比他更好,只是她比他更幸運而已。陳嫣明白這一點,所以她一點兒怨恨都沒有,一切都是那麽清清楚楚。

至於顏異,他其實也明白這一點。

但是這種事就是這樣,不是說明白了就能一身輕松的。有的人即使沒有理由,也能找到各種理由化解內心的愧疚,讓一切變得理所應當。有的人縱使不是他的錯,也很難消除內心中的重擔。

顏異是後者。

或許事情就是這樣,但他傷害了她的現實依舊——更何況,一開始的時候,他的天真愚蠢是無可辯駁的。

…這些都是過去種種,本已不可追,或者說,再去追也只是於事無補,反而多增煩惱。然而,新來的消息卻徹底打破了顏異原本的混混沌沌,逼著他必須好好想想這件事,逼著他非清醒不可。

究竟是依舊如常,還是重新做出改變,選擇哪一個都好。總之他得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承認,再也無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