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采葛(1)(第4/4頁)

所以他得恨自己,一遍又一遍!然而恨自己是一種向內的力量,除了通過懲罰自己,使自己感受到痛苦,而獲得一絲喘息之機外,是找不到出路的!所以他得找一個自身之外的人去恨!

顏守就擔當了這個角色。

不是因為他真的罪孽深重,仔細追究的話,他只能算是恰逢其會。本質上而言,他和這個愛情悲劇沒有任何關系。也就是說,即使沒有他,這個故事也會走向它既定的命運。

非常刻薄的那種。

這不對,甚至可以說是遷怒,完全是不符合君子之道的…但是顏異也沒有辦法了。在他人生靠前的那些時光裏,他從來都沒有超出自身的控制過,他以為自控是很簡單的事,是一個士人的基本。直到自己經歷了失控才明白,一切都是他的想當然。

說到底,剝離掉青年才俊的外衣,剝離掉很多別人施加給他、以及他自己加給自己的光環,他也是個普通人。遷怒,他以為自己不會的,卻不知,只是過去沒有事情能讓他如此動容而已。

他知道顏守沒有錯,他只是做了自身該做的…但是他沒法不痛恨他。

顏守本人分明意識到了這種痛恨…所以他退卻了。他不見得知道自己為什麽會退卻,畢竟對宗子諫言,仔細想想,實在不像是會有危險的樣子。他的退卻其實只是源自於動物的本能——人類在百萬年、千萬年的時光裏,和這片土地上的眾多動物沒有任何分別!

成為‘人’這才多久?所以很多東西還是照著動物那一套來的!

動物界,很少有動物會去惹一個正在盛怒、情緒極端的同類…那本身就代表著危險!

顏異終於是辭官成功,決定要回齊地了——他已經無法再繼續自己的仕途了,因為在這條路上每走一步,現實就會提醒他,他到底是以什麽為代價才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的。

他的理想是為社稷、為天下小民做出一些事情來…華夏諸子百家的學者大抵有這種情懷。一千多年後有一個大儒會說出一句振聾發聵的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氣勢驚人…事實上,這只是張載先生對過往華夏讀書人的總結而已。這個在過去的讀書人心裏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大多比較模糊,直到他這裏才清清楚楚地說了出來。

顏異差不多就是抱著這樣的抱負開始,而且一直不敢忘。

而他辭官,不是熱血消退了,不是沒有抱負了…只是太痛苦了,走不下去了而已。

多偉大的理想,好一條金光大道!不正是因為這個,在含光與他分開的時候,他才沒有堅持到底的嗎?而現在,是他付出代價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