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思文(2)(第3/4頁)

當時他恨不得‘全盤西化’,在眾多保守的華夏知識分子中間是少數派。但是到後來,他越來越了解華夏、了解西方、了解這個世界,他的觀點又變了!所謂縱觀西方文明,不外乎寡廉鮮恥、弱肉強食而已!

西方靠這一套起家、強盛,難道就代表這是好東西了嗎?在文化程度不高的時候或許如此,但是文明水平高一些總該有更多的追求!

那一套是不長久的!

陳嫣也不想在這個時代推行這些,她擔心改變華夏民族的一些民族傳統,使得兩千年後的華夏變成另一個樣子…文化內核沒有這樣圓融、強大。說陳嫣傲慢也罷,她確實認為華夏文明在精神層面是領先諸文明的!只是在一些技藝層面有問題。

說實在的,精神和技藝非得選一個的話,陳嫣選精神!因為技藝什麽時候都可以再學,精神卻是無論如何不能輕松塑造的!在她上輩子生活的那個時代,西方世界在祖宗積攢的‘遺產’剩的越來越少的時候,光環逐步消失,這才能夠看到‘歷史’‘精神’上的貧乏究竟是怎樣的致命傷!

陳嫣想對劉徹這幫人說的是…對外戰爭是一件很精細的事情,絕不是打仗那麽簡單的!

其實這個時候大漢政府也盡力,他們在打敗匈奴之後占領了不少草場,在這草場上建城,設立新的郡縣,納入朝廷管轄。這樣做的好處是,即使草原民族再次崛起(這幾乎是必然的,沒有了匈奴還會有烏孫,沒有了烏孫之後還有蒙古等等,草原民族去了一茬就會成長起新一茬),也會面對更少的生存空間、騰挪余地,更寬闊的中原防線!

但這不夠,遠遠不夠!

“大漢得同化遊牧民族,這才是真的以絕後患!”陳嫣當時說的斬釘截鐵,並且提出了一攬子計劃。一開始大家都覺得異想天開,但是隨著陳嫣的講解,才發現也不是沒有搞頭的。

“這個先不說…今天先討論討論你們這些人是怎麽花錢的!”陳嫣真的忍這個很久了!她老早就覺得大漢軍隊花錢太厲害!軍隊花錢太厲害本身沒什麽,天底下就沒有軍隊花錢少的!關鍵是軍隊花錢得看國家的實際情況,而且得有效率!

總不能對付一個沒什麽力量的敵人也耗費大量的資源吧?

之前陳嫣不方便說這些,現在陳嫣算是在團隊中站住腳了,再說這些也不顯得唐突了。

“也就是去病還聰明一些,至少知道多留一些牛羊帶回來…”陳嫣早些年的時候專門和邊郡大軍搞過人口貿易。她本人是對奴隸不感興趣的,但在這個無法搞笑機械化的時代,人多就是力量,這並非說笑。她在整個國家,甚至全世界的影響都需要人力來維持。

總之,到處都缺人。

與其大量、隨便殺掉,又或者送到少府做最苦的工,當作機器消耗掉,還不如讓陳嫣帶走。當然,也不只是陳嫣參與到了這場貿易中,從軍隊出賣俘虜開始,就有大大小小許多商賈過來做生意。

這個時候商人的生存環境很不好,但是越野蠻的環境越有生機!大家就用各自的辦法野蠻生長著。這種情況下,商業、手工業是始終處於上升期的,對於人口的需求就是一句話‘多少都不夠’!

就算手工業消耗不了,拉到南方去種甘蔗、種棉花,這總是可以的。

至於市場會不會過飽和…至少短時間內不會!即使因為戰爭的關系,大量農民破產,淪為隱戶(這樣的家庭也就無所謂消費力了)。這是因為陳嫣提前開辟了海外市場,陳嫣自己生產力是不足以滿足那麽大的‘世界市場’的,所以她還會收購不少。

而這又反過來促進了國內市場的繁榮。

不過陳嫣還是希望,國內的戰爭能夠傷害小一些,最好是快點結束這種對中下層百姓的傷害。世界市場聽起來是很美,但要是外部世界也不穩定,需求量大減呢?到時候連鎖反應之下,國內倒閉一大堆產業,那又是另一重災難了!

過去就不會利用打仗做文章,現在也一樣!一切還是老一套!

雖然自己成了唯一被肯定的那一個,但霍去病也不覺得怎麽高興…總覺得大家一起被diss了。

陳嫣當然不會只是嘴把式,她很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挾大勝的威風,打通和匈奴以及西域的貿易線…過去當然也能做生意,只是那是官方不許的(即使官方很清楚其存在)。這種走私貿易很賺錢,但規模擴大之後總利潤只會更高!

任何走私生意都是這樣,利潤再高也不會超過合法化之後的表現。

打通這條貿易線不只是國內的手工業可以收到錢,國家也可以合理合法地征收關稅啊!這筆錢以前是以商賈在邊郡、軍方、草原上打點的方式完成的,只是那個時候國家看拿不到那筆錢,只能肥了其他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