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鹿鳴(5)(第2/4頁)

既然都有了這樣的分類了,自然不會少窮苦人的聚居區。

這些窮苦人聚集的閭裏,房子都擠擠挨挨,意圖在最小的地方內塞下最多的人。有錢人居住的地方自帶亭台樓閣,在自家院子裏散步一圈都很難做到。中等之家好歹也有個適當的活動範圍,好一點兒的帶個小院兒,差一點兒的也是後世兩室一廳商品房的等級。

‘貧民窟’則不同,為了搭建更多的建築,整個格局早就亂了套了!然後適宜一戶人居住的一套房子,可以想辦法塞進兩戶、三戶,就和後世的二房東、三房東在租房裏搞隔斷是一樣一樣的。

這樣的房子材料當然也不會用好的,下雨天外面下大雨,裏面下小雨是常事!冬天也無法滿足保暖需求…

總而言之,大漢長安的貧民窟就是陰暗潮濕、采光很差、人均居住面積極小,隨時隨地有可能垮塌的危房。而長安卻有不少人以這種危房為最後一個家。

房子差,周邊的環境也差!

周邊環境的差分為三個方面,一個‘環境’就是字面意義上的環境,一眼望過去,‘貧民窟’街巷陰暗,很多地方根本不見光,地面上多的是生出蚊蟲的積水。還有流水,流經貧民窟區域的水溝都是最臟的!

而打不起井,也買不起水車送水的人依舊只能喝這種很臟的水。

這種一眼看上去就很差的環境,顯然是不利於生存的。

第二個方面是公共服務的,其實這個和第一個還有些關系。長安這座城市能夠運轉,背後肯定是有一些人在默默服務的,比如清理垃圾、清掃街道、修理排水渠等等等等。負責這些事的人為長安的居民提供服務,但經常略過居住在‘貧民窟’的人們。

對於這些搞服務的人來說,重要的大街,又或者豪門紮堆的閭裏是重點工程,如果這裏沒有做好,他們的疏忽和怠惰肯定會被立刻發現。普通民眾居住的地區也得弄的過得去,普通老百姓或許沒什麽權力財勢,但如果都對他們不滿,那又不同了。

說到底,這可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地!天子必然是要在這裏做門面的!下面的朝臣也不會不明白這一點——即使是王公貴族在長安也是要夾著尾巴做人的,老劉家用各種理由除掉侯爵的爵位,這種事難道還少了嗎?

廷尉可不是吃素的,最喜歡拿肆意妄為的王公貴族刷業績了。

王公貴族尚且小心翼翼、捧著卵子做事,他們這些人就更不敢犯禁了!

但對於貧民窟的老百姓就不一樣了,這座城市已經忘了這些人!既然這座城市都忘了這些人,做服務的人忘記服務他們也就順理成章了…沒有人會為這些人出頭,就算有,也很難改變什麽,追責更是想都不要想。

因為哪怕是高層也不覺得這些人對於長安有意義。

缺乏公共服務,貧民窟的生活情況肯定會更加艱難!而這也影響了貧民窟的環境,比如垃圾沒人清,導致了這些貧苦人紮堆的區域更加肮臟,更加難看。

還有最後一個方面,那就是讓治安環境惡化的厲害。

都說倉廩足而知禮儀,貧窮往往是犯罪滋生的溫床…這不是歧視貧窮,而是事實如此。當一個人陷入赤貧,是沒辦法談人格尊嚴的。在這種情況下,不是每個人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但走上這條路的幾率肯定會大很多。

在長安城內貧民窟當中,多的是沒錢的人,除了少數人還能有穩定的收入,大多數人的收入都是不穩定,或者不光彩的,再不然幹脆就是遊手好閑——這種情況下,這裏的治安能好到哪裏去呢?

另外,治理長安的官員也基本上不會在這塊地上增加治安投入…這個時候是有兵丁巡視城中的,一旦遇到什麽事就可以處理。另外,閭裏之中也有半官方半自治的一套班子,可以協助改善治安。而這些,在窮苦人的閭裏都是沒有的。

巡視的人在貴族居住區和大街上紮堆,‘貧民窟’這邊卻根本看不到。這就類似後世的資本主義國家,房子貴的地方地稅足,地稅足當地財政就豐裕,這樣就可以招更多的警察巡邏,於是治安好——這就使治安背後的財政邏輯!可以說是非常殘酷了。

半自治的班子更是別想,這種閭裏人員都太復雜了,很難齊心。事實上,這套班子往往被一些流氓一類的人物霸占。借用這個身份,這些流氓可以更好的紮根和盤剝。而對於官方來說,誰管理這些區域也沒有區別,就讓他們自己鬧就是了。

於是一切成了現在的樣子。

這樣的地方,還指望什麽治安呢!小孩子在這裏長大,耳聞目睹的也都是一些不好的事,很多還沒長大就學壞了。長此以往,情況只會越來越糟糕。

陳嫣覺得這些零零星星分布在長安的閭裏就是一塊塊牛皮癬,很不好看,但又是這個城市不得不承認的陰暗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