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葛覃(6)(第4/8頁)

甚至有一種‘時空穿越’之感!當初最早誕生這種思想的學者,該不會是穿越的吧……

也是因為這個,很多現代人或許會對這種學說有親近感,就相對墨家的學問很有親近感一樣…墨家在科學技術上還是很有探索精神的。

不過,有一說一,楊朱之學在封建社會很長時間都是非常不合適的!成為一種為當權者所忌諱的思想不是沒有理由的——楊朱之學對於君王是沒有敬畏心的,對於‘集體’也沒有歸屬感,過度強調自身…在古代社會,這種思想要是影響擴大,那還了得!

這就像是在古代的社會條件下,推翻帝制,建立現代的秩序…這可能嗎?當然不可能!現實就是,社會需要的向來不是‘最好’,而是現階段最適合的!

在封建社會宣揚楊朱之學,這是要‘壞’了人心,破壞社會秩序,讓國家陷入很容易動蕩的境地啊!

“楊朱之學?”陳嫣擺擺手:“陛下可別…嗯,我最喜的還是農家、墨家!”

劉徹聽她這樣說,先笑了起來:“你這讓左內史如何說?”

左內史就是公孫弘,當年公孫弘只不過是陳嫣的私教而已,後來他繼母去世,他便辭了這份私教的工作,回老家葬了繼母,然後守孝去了。誰能想,他後來被地方推薦到了長安,由此步入仕途。

現在,他已經是長安官場的重要人物了。

陳嫣這個時候才明白當年聽到‘公孫弘’這個名字的時候為什麽會有些熟悉的感覺,說不定她這位老師也是漢武一朝的名臣呢!只不過因為她的知識面有限,根本不清楚…至於為什麽會覺得熟悉,或許是電視劇裏,或者別的地方有過出場,只是她沒有記住吧。

“有什麽好說的?”陳嫣卻是撇撇嘴:“荀子還教出了韓非子與李斯呢!”

公孫弘是儒家子弟,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而且因為他的出身實在是差,當年他海上牧豬同時還找機會學習的事跡,早就成為了此時不少寒門子弟用來自我激勵的例子…算得上是公元前‘心靈雞湯’了。

這個時候,陳嫣作為他的學生,說自己最喜農家和墨家,這說出去也挺尷尬的呢!

更別提儒家和墨家還有著相當大的恩怨——雖然說,諸子百家那會兒,各家之間都有爭鬥,恩恩怨怨的根本說不清楚。真要是有哪一家和誰家都沒有恩怨,只能說那家實在是太弱了,就是個小透明,誰家也沒把這家放在心上!

但是,那種程度的恩怨只能歸類於普通恩怨,像是道家的人看到法家,心裏抱怨一句‘酷吏’之類…後來道家的人當道,也不妨礙法家的人繼續在政府謀差事嘛!甚至道法兩家還有合作呢!

儒墨兩家全然不是那麽回事!真要是諸子百家大亂鬥,雙方,特別是儒家,是能夠喊出‘別家不問,只取墨家’這種狠話的,堪稱不死不休!

雖然具體到個人,這種不死不休的情緒肯定會有所淡化。但不得不說,陳嫣如此還是太少見了。

劉徹托著下巴,聽陳嫣如此說,又笑了:“阿嫣口氣可不小,這是在自比韓非子與李斯?”

“…”陳嫣無奈地看著劉徹,她分明是沒有這個意思的,劉徹肯定也知道,但他就是要這樣說…可以說是很無聊了。

陳嫣只能輸人不輸陣,故意漫不經心道:“自比韓非子與李斯又如何呢…自古以來皆是一代更比一代強!我等習先賢智慧,若是在這之上不能更進一步,那豈不是可笑?”

陳嫣本人最討厭的就是厚古薄今!古人的智慧當然值得驚嘆,先賢所做的一切也得尊敬。但要說過去的人做的比後來的人做的好、更優秀,這就有些太過了!

事實上,任何一個現代人去到古代,只要稍微適應古代生活,都能成為人才!

以數學領域為例,過去的天才們通過自己的天賦,將數學涉及到的領域一步步向前推。後來者,不說人人都能達到這些領域,但至少天分不錯的都能涉及到前人最‘高精尖’的領域,然後再在這些的基礎上,時代的天才們會更進一步。

踩著巨人的肩膀,這就是了。

所以一代更比一代強是必然的!

這話放在現在也是一樣的,韓非子和李斯確實很牛,都是法家巨擘。但是,陳嫣不至於連自比他們都不敢——她在‘法’上面的認知,確實是超過這兩位先輩的。不是她多厲害,只是她是後來者,這根本沒有可比性。

“…你還真認了?”劉徹‘嘖’了一聲,向後依靠…話是這麽說,卻聽不出他真有多意外的意思。畢竟在他看來,陳嫣在某些地方確實傲慢又大膽,能這麽回答,也確實像是她的風格。

“你這般喜愛農家和墨家,當認識許多農墨英才罷?怎從未與朕推薦過?”劉徹想起了這件事,順口就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