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鶴鳴(8)(第4/4頁)

陳嫣當時想弄出更好的鏡子,本身只是想找一棵搖錢樹而已,並沒有別的意思。但在開發過程中不斷遇到困難,這些困難不僅沒有讓陳嫣放棄這個項目,反而讓她的擰巴勁兒上來了!

非得弄出來不可!

一開始最缺乏的是玻璃板,陳嫣就讓人打磨了一些透明水晶片——這是做實驗用的,等到技術成熟了,玻璃板一弄出來,豈不是就能配合生產?

那個時候陳嫣心裏考量了三種制鏡工藝,即所謂的水銀鏡、銀鏡、鋁鏡。沒的說的,水銀鏡是最簡單的,後面的塗層就是錫汞劑,反復試驗幾回就得到了陳嫣想要的鏡子。但水銀鏡也有自己的致命問題,那就是毒性很大,特別是對生產的人很不友好。

與毒性相比,像是水銀鏡不夠明亮,氧化速度比較快什麽的,都不算是問題了!畢竟相比起此時的銅鏡,它各個方面都好太多了。

陳嫣在改變工藝和提高工匠防護水平之間猶豫,最終選擇了前者…說到底,她並不缺賺錢的項目,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何必要做那些違心的事情?

銀鏡和鋁鏡,現代普遍使用的鋁鏡首先出局。它沒有什麽不好的,唯一的問題是工藝復雜,復雜到了在漢代根本做不了!倒是銀鏡還可以嘗試一下。

陳嫣在中學《化學》教材上學過‘銀鏡反應’,雖然說,只是知道這個反應不一定能制造出銀鏡,但經過嘗試調整,總是能夠的。

銀鏡反應並不復雜,就是硝酸銀加氨水,得到銀氨溶液,然後加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中的某些成分能夠將銀還原出來,附著到玻璃板上,得到一面光亮無比的鏡子。

這個反應聽起來也不算難,但實際過程中麻煩死人了!可以說各方面都需要前置條件才能完成。

玻璃板要等玻璃作坊起來,能夠生產玻璃板。硝酸銀和氨水,考驗的是化學積累。要不是陳嫣名下產業積極涉足這方面,酸堿打交道越來越多,哪能說要硝酸銀就要硝酸銀,相對純凈的稀氨水更是別想!

還有葡萄糖溶液…其實陳嫣也知道,可以用於還原的溶液應該不止葡萄糖溶液,但是她真的記不起來了!相比起那些化學成分名稱,葡萄糖溶液實在是太好記憶了,以至於她當時還能想起的也就是葡萄糖溶液了。

而想要得到葡萄糖,這可不容易。葡萄糖本身廣泛存在於澱粉當中,用麥芽糊精之類的原料就可以得到…關鍵是工藝怎麽搞。陳嫣上輩子沒有做過這個,最多就是記得水解之類的關鍵詞…

嘗試的過程必然不會太順利,這也是為什麽,玻璃板都出來這麽久了,如今才見到鏡子。有好幾次陳嫣都忍不住想搞水銀鏡算了,只要在安全上面多下點功夫,影響應該不會特別大,歷史上威尼斯的玻璃工匠就是這樣做的……

然而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

堅持下來的獎品就是這完美無缺的鏡子…唔,也不能說完美無缺,這鏡子成本還是有點兒高。工藝就不說了,關鍵是這裏面用了銀子呢!雖然只是薄薄的一層…

不過其他人顯然不覺得這鏡子有哪裏不完美——事實上,所有人已經驚的說不出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