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東門之楊(8)(第3/4頁)

但事情哪有那麽簡單,孝文皇帝可是自己寵妃穿拖地的裙子、用繡花的帳子都覺得不妥當的人,怎麽可能縱容一個男寵挖國家墻角到這個地步!

這件事說起來也很簡單,鄧通的財富名義上是他的,實際上是劉家的,劉家要收回去,也就是一句話的事…難道鄧通還敢反抗?

當初孝文皇帝被權臣和宗室迎進長安做天子,為了投桃報李,也為了坐穩皇帝位,給了這些人不少好處!甚至連鑄幣權都許了出去(呂後當政時期,鑄幣權本來已經收回了的)。再加上之前呂後亂政,國家本來積累的一點底子也折騰沒了…這種情況之下,當皇帝的竟還不如諸侯有錢!

沒錢就很難辦事,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所以皇帝也得到處找錢。

當時的孝文皇帝不能硬扛,所以得走一些偏門…通過鄧通斂財,只不過是偏門之一而已——比如鑄幣權是許了出去,但通過鄧通鑄幣,讓鄧通的鑄幣在市場上維持一個很高的市場份額,這和國家擁有很大的份額也沒什麽區別。

後來皇帝換成了孝景皇帝劉啟,一朝天子一朝臣,劉啟當太子的時候就不太喜歡鄧通,所以他一上位,鄧通就完蛋了!所有財產也歸了皇家——鄧通甚至連一點兒反抗能力都沒有,因為他之所以能夠起來,本來的靠山就是皇帝!他的權勢來自皇家,如今動手的還是皇家,他能怎麽反抗?

此時朋友說‘孝文皇帝與鄧通舊事’,顏產是一聽就懂。

真要說起來,陳嫣的財富也確實非常巨大,巨大到根本沒有人知道她有多少錢!不過真要對比鄧通的話,只要稍微知道一點兒內情的人都會想也不想就搖頭…鄧通和這位‘不夜翁主’完全不是一個層次上的!

陳嫣的財富增長速度快到讓此時的人難以想象…如果說她是借了皇家的勢,這倒是一個不錯的解釋。所以這位朋友的說法,乍一聽也頗有說服力。

然而這位朋友自己卻先搖了搖頭:“只不過這也只是猜測罷了,若如我所見…恐怕此事並非如此。”

“哦…這是為何?”這下顏產是真的好奇了。

朋友想了想,透露道:“若真是如鄧通一樣,不夜翁主發跡未免太早…再者說了,鄧通當年一切皆在朝廷掌控之中…如今不夜翁主可是如此?就我觀之,朝廷是拿不夜翁主無法的。”

他沒有說的是,如果朝廷使用暴力,直接搞掉陳嫣,然後沒收財產這種操作…主要是這種操作用在陳嫣身上可能性太低。

陳嫣又不是路邊的阿貓阿狗,她這個位置的女性貴族,只要沒有叛國、謀反,一般的誰會如此對付她們?另外,陳嫣的產業不知道比當初鄧通的大了多少,也復雜了多少!牽連到的各處利益群體不要太多哦!

這種情況下牽一發而動全身,縱然有不少人看她不順眼,但更多的人卻是會幫她說話的!這和當年鄧通倒台,竟無人說話,是完全不同的!

一個朝廷無法掌控的力量,將這位‘不夜翁主’比作是鄧通,未免就有些不恰當了。

“此事我離開長安的時候還在議論,不過也就是議論罷了,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不顧…”說到此處,這朋友停頓了一下,這才慢吞吞道:“說天子愛慕不夜翁主這倒是毋庸置疑的。”

說到此處,朋友輕輕一笑:“不夜翁主如今這年紀以一位未嫁女郎來說已很大了,不過以不夜翁主的身份和身家,倒是不愁沒有好夫婿。雖然堂邑侯去世,不夜翁主尚且得守孝,但依舊有人私下探問其婚事…就是多等幾年也是願意的。”

“然而,凡是私下探問過的,陸陸續續都被廷尉報出有不妥之處,最輕的是申斥,令其閉門思過。重一些的,連爵位也無了!”

說到這裏的時候,朋友似乎也覺得這些人家實在是撞槍口上了,倒黴啊!

“不只是如此,只不過此事一出,各樣消息就傳了出來…還有當年不夜翁主尚在長安時一些舊事——當年不夜翁主也有過有意結親的人家,然而無論是何種年輕才俊,竟是一個也未成…此事就有陛下的手筆。”

“真要說起來,當初不夜翁主與天子還在太子宮一起讀過書…不夜翁主養在孝景皇帝膝下,可以說與陛下日日相見。後來,陛下登基,也依舊與不夜翁主親密。說實話,若不是當時不夜翁主年幼,早就有人想到此處了!”

“當年孝景皇帝駕崩,大行之前還曾托付天子照看不夜翁主,此事天下人皆知…如今看來,孝景皇帝未嘗沒有此等意思呢!”

說到此處,朋友抿了一口溫酒,道:“雖不知天子為何讓不夜翁主流落在宮外,但陛下對不夜翁主之心確是人盡皆知的,此事在長安並不是什麽秘密。呵呵,如今大長公主府正是長安最炙手可熱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