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宛丘(7)(第3/4頁)

他都能在未央宮上下都討好陳嫣的情況下(至少表面上如此),唯獨自己明顯地表達出對她的不喜歡,這個時候少送個禮物又算什麽?

少年時代的很多東西會深遠地影響一個人,有的人以為少時經歷過的一切已經遠去,很多記憶都流失在時間的長河中了,這就算是徹底擺脫了!然而真的如此嗎?不,不是的,少年時代的印痕不可能如此輕易地消失,他們只會長長久久地施加自己的影響力。

記憶或許沒有了,但是種種本能的反應還在。討厭什麽、喜歡什麽,許多根本說不出根源的事情存在於自己身上,是的,不記得最開始的時候為什麽是這樣了,但‘現在’無疑是‘過去’造就的!

轉眼數年,劉舜以為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已經擺脫了對陳嫣的奇怪心態,畢竟就連父皇也不在人世了,還有什麽是非得揪著不放的嗎?但真的事到臨頭,每一見到,甚至從別人口中聽到‘陳嫣’這個名字的時候,他才知道,他從來就沒有擺脫過。

不過最開始的時候劉舜並沒有在意這個,有什麽在意的呢?不過就是有點兒小小芥蒂而已。他的人生注定和陳嫣有不了多少交集,這麽一點兒芥蒂根本無法影響彼此的生活。

而現在想想,其實很多故事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定下了結局,而一切的線索就隱藏在只言片語、瑣碎的情緒當中,提醒了一次兩次…直到千百次,只是當事人往往視而不見而已。

以劉舜的性格,讓他對一件東西一個人格外注意這本身就是千難萬難了。而一旦如此,其實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格外關注、與眾不同…這是劉舜打在陳嫣身上的標簽,多麽明白啊!

只是因為那一點兒若有若無的‘厭惡’,讓人產生了錯誤的判斷。

而且那真的是厭惡嗎?那是厭惡、嫉妒、愧疚等等情緒的混合!

“舜…你還沒有弄明白自己呢。”當時的劉乘神色說不出來的微妙,但到最後他也沒有明明白白地解釋。

再到後來,就是劉舜接到了他的‘遺物’…最親近的手足離開了這個世界——雖然是人都是要離開這個世界的,但劉乘是這樣年輕,以至於他完全沒有準備,是真正的猝不及防。

那些遺物並沒有什麽好看的,財物這種東西,劉舜自己並不缺少。而那些劉乘留給他做紀念的東西,此時也就是擺弄一番,收起來罷了。倒是那些明顯不是留給他,但也只能送來他這裏的東西,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雖然很多人都看出了劉乘的心意,但真正聽劉乘親口說出自己的意思,並且還知道他打算提親的,大概就只有他這個弟弟了。

那些東西中,沒有寄出的信他無意打開,想來他的那位兄長也不想陳嫣以外的任何一個人打開。但是有一幅畫,就那樣放在那裏,特別顯眼…於是劉舜在收起這些東西的時候,不知出於怎樣的心態,展開了。

此時的畫作真的很難談得上寫實,劉乘算是精於繪畫的了,但落在絲絹上的人物也完全脫離了她原本的樣子。不過劉舜還是知道的,這是陳嫣,也只能是陳嫣。

出現在這些東西中,又是劉乘親筆所繪的女子,除了陳嫣以外,實在不做他想!

而畫作中的陳嫣分明穿的是一身女子嫁人時才穿的禮服,其中的細節還透露出她嫁的是諸侯王,她是要去做王後的——古代的禮服基本上都能體現出身份地位。

劉舜注意到的是,裏面每一個細節,包括禮服上的繡紋,釵上的珠子都明明白白,完全是照實來的!可以想見,他的兄長腦海中想象這個想象了多少次,了解的何等清楚…不然是畫不出這樣一幅畫的。

喜歡一個人到底是一個過程,還是一個瞬間,這真的是很難說清楚的事情。於是有的人幹脆說,愛情的發生有很多種,日久生情是愛情,一見鐘情也是愛情——皆大歡喜,不用爭了!

而這個千古難題對劉舜來說,大概既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瞬間。

那幅畫徐徐展開,他的腦中陳嫣的形象也逐漸分明起來…陳嫣若是嫁給一個諸侯王,成親的時候就應該是這樣的。

就是那個時候,一種奇怪的情緒蔓延…如果他要娶一個女子做王後,那麽那個人只能是陳嫣,除了陳嫣之外她簡直想不到任何一個人!陳嫣穿著成親禮服的形象一旦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中,就再也去不掉了!

當時的劉舜慌張失措、不敢置信,他甚至不明白自己怎麽會有這樣的怪念頭。是的,他拿這個當怪念頭,當成是一種胡思亂想,就像任何人都會有的突發奇想一樣。

人總是會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但這種奇奇怪怪的想法很少有真的去做的。因為當事人自己就會意識到這件事的不靠譜,然後心裏笑一笑就丟開了。另外有的人也曾經嘗試著去做,但受限於實際,根本無法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