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摽有梅(6)(第2/4頁)

瓷器廠現在也逐漸成熟起來,瓷器自然進入了平民百姓家,大概華夏人天然就比較喜歡這種溫潤如玉的材質吧,在家用器物上瓷器倒比玻璃器更受歡迎。不過玻璃器也有瓷器不能比擬的特點,所以走小眾路線倒也過得去——陳嫣並不太在意這個,她知道玻璃在應用性上其實是超過陶瓷的,只是要慢慢開發而已…現階段光是玻璃板就已經壓倒所有瓷器的分量了!她才不擔心玻璃的發展會受到影響呢。

瓷器現在也說不上稀罕了,畢竟成本比漆器低得多,又很貌美,不少中上層人家都會買一些來用。陳嫣這裏就更不用說了,都是工藝水平最高的!因為不計工本的關系,除了色彩花樣少一些,但就瓷器的品質來說,似乎已經和後世差距不大了。

眼前這個瓷盤就是這樣——重點是大!現在的瓷器燒制控制火候很難的,所以比較大的器物燒起來就很有風險,一個不小心碎掉是很正常的。

聽到桑弘羊稱贊羊肉切的很好,陳嫣笑著點了點頭:“因為事先放在屋外凍了一夜,此時去切能夠切的更薄…仿佛紗羅一樣透光呢!”

此時生菜生肉也擺的差不多了,滿滿當當一桌子——是的,就是一桌子!

這在此時也算是難得一見的場景了,畢竟公元前的西漢還是分餐制,每人一個小案,所有的菜肴都是沒個人分好了的。一個桌上吃飯,這在此時是不可想象的。

但陳嫣堅持用一個桌子,畢竟吃火鍋就是吃個熱鬧,大家隔老遠一人一桌吃,還有什麽氛圍呢?

用了兩張大案才拼出一個陳嫣滿意的大長桌,湊活著用吧。

雖然是坐在一起了,陳嫣卻沒有在用餐習慣上挑戰兩位飯友。所以大桌上可以看到三個銅火鍋爐子,各種菜肉也是每人一份…

陳嫣展開一片羊肉,放在顏色艷麗的漆盤上讓桑弘羊看。果然,漆盤的花紋透過羊肉片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讓桑弘羊看過之後陳嫣就轉向了顏異:“昭明…你愛吃什麽?”

顏異其實並沒有吃過這種食物…用水或者湯煮食物,這大家或多或少都吃過,但正兒八經的火鍋此時是沒有誕生的。

不過對於自己吃的食物顏異是心中有數的,很快就指了指一盤牛肉,一盤豆芽。

事先準備的菜肉堪稱豐富,不過相對而言還是肉多一些,蔬菜少一些——肉或許更貴一些,但陳嫣想吃肯定不是問題。蔬菜則不同了,陳嫣在不夜縣那邊還搞了反季節蔬菜,這是專供自己,以及很少一部分朋友,比如桑弘羊。但在紅溪莊園這邊,顯然沒有那個條件。

蔬菜種類不算多,一樣切塊蘿蔔,一樣培育成功不久的青菜(白菜還差點兒),一樣芥菜、一樣豆芽、一樣葵菜、一樣豆莢(陳嫣也不知道這屬於哪一種豆莢),然後就沒有了。

其實還有幾樣菌菇的,但她有點糾結,不知道這該不該算在蔬菜裏面…算了…

相比之下肉類就繁復多了,陳嫣並不追求吃那些‘刁鉆東西’,比如消熊鹿棧、鮑參翅肚(如果是這個時代的話,這幾樣東西或許還算不上刁鉆)、飛龍肉、羊舌簽(羊舌其實算不上高貴,但一只羊只取舌頭,得多少只羊才能湊一盤?其他的肉如果有用處也就算了,如果就這樣棄之不用了,那的確奢侈)…

然而即使不刁鉆,桌上的肉盤子也不少了。

為了他們這一頓火鍋,新宰了一只牛、一只羊、一頭豬、兩只雞、兩只鴨、一只鵝、數只鵪鶉之類的鳥雀、數條魚——當然沒有全部用完,但體現在桌面上,那真是什麽都不缺!

像同樣是牛肉,不同部位,甚至內臟都分的清清楚楚,這樣擺開,盤子自然也就多了。

陳嫣先放了幾塊蘿蔔進去,又扔了幾個肉丸、幾個魚丸,對身邊要上前幫她夾菜的婢女擺擺手:“我自己燙,就和烤肉一般,得自己燙才好吃!”

說別的比喻或許不懂,但說烤肉是都明白的,燒烤可是現在的國民美食——這其實也是烹飪手法原始的證據之一。人類開始吃熟食時,最初就是烤肉…

烤肉這種,即使是皇帝吃,也常常自己動手。

這幾樣菜下去,陳嫣又開始燙豆芽,這個真的只需要燙一燙就好了。豆芽還有些脆,吃上去咯吱咯吱作響。吃完一口豆芽,丸子就浮了起來,陳嫣立刻用漏勺去撈。

肉丸撈起來之後她又開始往爐子裏放肉片,牛肉、羊肉、五花豬肉都有!

桑弘羊看陳嫣吃個飯忙忙碌碌,忍不住笑了起來——貴族用餐肯定是很講究體面和禮儀的,一般他們吃的都是處理好的食物,細嚼慢咽、動作幅度很小都是應有之義。而現在陳嫣的表現可和這一點背道而馳了…而她這一面,他已經見過多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