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淇奧(4)(第2/4頁)

婢女蒙脆生生的應了。

這會兒去拿手鐲的婢女也回來了,陳嫣的首飾十分多,每年按照季節、月份、節日制的就不少了。偶爾心血來潮了還會讓人臨時制作…很多首飾她可能只用過一次,甚至一次都沒有用過。

不過即使是從沒用過,身邊的人也按照規矩收納,她身邊婢女是按‘司’分工了,具體的事務落實到人,所以上下井然。

她口中前兩日打的手鐲盛在一個小匣子裏,是一對圓口的黃金手鐲。

金手鐲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是極其昂貴的了,在她這裏卻不算什麽。畢竟同等重量下,各種玉石大多要昂貴。

這對手鐲的不同在於做工精細,手鐲做成小蛇的形狀,由金絲編成。金絲編就的紋理就是蛇的皮膚,細致非常!蛇的眼睛上點著一粒小小的紅寶石,顯得有點可愛。

圓滾滾的金小蛇套在了手上,配合她今日的裝扮倒十分合適——既不十分奢華,又在細節處暗示了她並非一般人家的女子。

由紅溪莊園中的本地女子帶路,出門的一行人來到了本地術水旁。

陳嫣的盡量減小了排場,但出門在外,又想要玩的舒服,有很多準備是不可避免地,所以最後還是拉拉雜雜帶了十幾人,並小半船的行李——他們是走水路出門的,直接由紅溪匯入術水。

到了地方,陳嫣讓人去放竹筏和小船。一起來的除了會水的,還有幾個本就會撐船的,平日大家都拘在宅院中,今次偶然出門玩耍一趟,都頗為興奮。陳嫣警告道:“你等玩便玩了,小心些,掉在水中可不是好玩兒的!”

雖然會遊泳,但陳嫣估計她們遊泳技巧都一般…再者說了,淹死的一般也都是會遊泳的!就算沒有淹死,掉在水裏說不定要感冒風寒,在後世這不算什麽,但在這個時代說不定就要命了!

眾人領命而去。

然而說是這麽說,陳嫣自己才是那個興致最好的,一會兒讓人放舟,一會兒又讓人將自己的豎琴拿來——這是陳嫣仿照後世豎琴試制的樂器,和大眾熟悉的大豎琴不一樣,是一種小豎琴。

就是大家看神話故事裏天使抱在手裏的那一款。

不過也只是外形相似而已,因為陳嫣也沒有學過豎琴。她只是描述了豎琴的樣子,然後就讓工匠去試制了——確保能奏出不同音調,這就能演奏曲子了。至於具體和後世的小豎琴同不同,她是不知道的。

如今她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記憶,想起什麽就鼓搗什麽,誰知道這會未來留下怎樣的‘遺產’呢?

因為試制出來的小豎琴出乎意料地成功,特別空靈好聽,再加上攜帶方便,所以成了陳嫣最近的愛寵。

陳嫣興致勃勃地上了一張竹筏,其實就和後世春遊的小學生沒有什麽分別。

竹筏上乘不了多少人,就陳嫣和兩個婢女,其中一名是婢女蒙,她負責撐竹筏。另一名婢女也會撐竹筏,不過她的注意力都放在陳嫣身上,怕陳嫣一不小心就掉河裏去。

除了陳嫣她們,還有另外三艘小舟,都是三人一組來著,至於其他人就留在原地看船,等著她們回來就是了。

陳嫣點了點另外三艘小船的人,笑眯眯道:“我們自己人競渡一回罷,最後行船在最前的,回頭拿彩頭!”

說著便把指頭上一個珍珠戒指摘了下來,用羅帕包著。其他人會意,也紛紛從身上拿東西做彩頭,陳嫣身邊的婢女大多寬裕,此時拿出來的,最次也是光鮮亮麗的錦繡手帕,更大方地直接就拔了頭上的簪子。

羅帕包了一堆東西,陳嫣將其交給了留在原地、不會水的陶孺兒:“孺兒拿著,瞧瞧這回誰能拿彩頭!”

陳嫣這一行引起了術水旁其他練習劃船的女郎的注意,紛紛伸頭打量。

這一行人看著都眼生也就算了,最關鍵的當中被人擁簇的陳嫣,翠眉雪膚、顧盼生輝,一顰一笑都是《詩經》裏唱的‘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望見之後令人久久不能回神。

鄉人淳樸,有人便在水邊唱起《神女賦》,其中有大段描述神女美貌的句子,此時算是耳熟能詳的金句了。一人唱起,其他人便能跟著唱。

有人將采來的野花投向陳嫣所在的竹筏…女人欣賞起小姐姐的美貌時,往往比男人更加熱情。特別是在這個時代,這個全民追捧顏值的時代。

這個時代,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都不乏相貌出眾者遊歷山川,被人當成是仙人的故事。陳嫣生的貌美,身邊的侍女顏值也很高,排場也非同尋常,還這樣眼生,是大家都沒見過的。

不少的妹子都把這個陌生的小姐姐當成了遊歷河川的神女…她們是真心的。

陳嫣也是有虛榮心的,怎麽可能毫不動容!簪了一朵粉色芍藥在裙帶上,彈奏小豎琴,為水邊歌詠聲伴奏,直到竹筏輕輕一點,離岸邊越來越遠,直到拐了一個彎,水邊盛景都看不見了,這才停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