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淇奧(1)(第4/4頁)

深刻地感受到了彼此之間的差距,徐功曹就不太願意陪著這位縣尊大人下棋了——他算是看明白了,自己就算陪的再開心,也不能真正討好這位大人,要想得這位大人的青眼,非得在政務上做出成績來不可。

陪著下棋是找虐,多余的好處沒有。不陪著下棋躲開,也得罪不了人…該怎麽選很難嗎?

待徐功曹離開了,小僮仆復又斟上一杯蜜水。好奇道:“公子,那些豪強真的會乖乖拿錢嗎?要不然找些老爺的門生故舊,應有能說上話的…”

“不用。”年輕的縣尊大人飛快地說了這一句,然後又什麽都不說了,低下頭繼續研究棋局。

當然不用找人去說,事情是明擺著的。看起來是因為縣令不樂意妥協,地方豪強們便用自己的方式教他做人——別看你小子來頭大,可強龍不壓地頭蛇,到了地方上,沒有地方配合,你又能如何呢?

但現在的問題哪那麽復雜!地方豪強其實也就是一時下不來台、想不通事而已。事實上,他們該明白的,這修渠是已經計劃好的事情,對地方上十分有利,要是因為他們‘不識好歹’而進行不下去,地方上的鄉老能放過他們?

別看他們這些人強橫,但在自家鄉梓真是最講究臉面不過了!而地方鄉老更是人人尊敬,哪怕是裝樣子,他們也得裝成是再尊重不過。

事實上,就算修渠之事對他們個人一點兒好處都沒有,只要提出來了,他們也得破財一次。找地方上的大戶化緣,再少不了這種事。

更何況縣尊大人的意思只不過是不會偏向大戶,修渠之事他只會按照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來做,而不是考慮到這裏有張三的田地,那裏有李四王五的田地。也就是說,他們還是有好處的,只是不知道這好處會落到誰的頭上。

更進一步說,這種事地方豪強內部也難以形成統一。有的人和縣尊別苗頭別上了,不願意服軟,有的人卻是不願意多事的,願意出這個錢。好歹這錢也是花在鄉梓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此時的鄉梓觀念甚重,有這種念頭是很正常的事情。

小僮仆自然不會懂這些事,當下也是懵懵懂懂的。不過這本就不用他操心,他向來是個忘性大的,立刻將此事拋到了腦後。想起明日就可以歸家,笑著道:“這下可好了,可以歸家了…阿梅姐姐、阿朱姐姐在家一定牽掛著!”

他念叨起回家的好處來,不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狗窩,自家就是比外頭舒服。光是說到衣食住行這些,家裏有十分精細的阿梅阿珠打理,可不是比鄉間兩三婦人照管強得多?

而且小僮仆雖然年紀小,但打小見的事多,對很多事情早就懂了——在他看來,自家公子光風霽月一樣的人物,他是不懂的。他在一旁卻看的分明,那些鄉野村婦總在偷窺自家公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