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庭燎(4)(第3/4頁)

第二樣就是八寶粥了,阿嫣很喜歡剛來的時候就在炭盆上架好架子,燒上陶罐。撒一把稻谷,再加上幹果、紅豆、柘餳等等配料,加上水,最後蓋上蓋子。咕嘟咕嘟,等到兩堂連堂大課畢了,正好八寶粥也好了。

八寶粥的香氣就比較內蘊了,要靠得近了才能聞到。

阿嫣煮的分量並不多,至多兩三耳杯,一般都是他與阿嫣分著吃的。一碗飲下去,心口沒有更熨帖的了。

“吃還堵不住嘴!”陳嬌此言像是在自言自語,實際上就是說給劉徹聽的,只是不好如此‘無禮’,才故意指桑罵槐而已!

劉徹未必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他現在面對陳嬌沒有什麽底氣,也就只能只做什麽都沒聽見了——沒有底氣並不是因為他對陳嫣的心思被陳嬌知道了,當時他是因為這個心虛過。但這種事也就是一時罷了,難道還當他一輩子會因此不安?

劉徹根本不是那種人!

他不是‘應當心虛’而心虛的那種人,不是說一件事別人都會心虛,所以他也就會這樣。他這人看著很熱切爽朗,實際上很難有同理心、共情感,真正能讓他心虛、沒底氣,那就只能是因為他自己生出這種情感了。

這次之所以沒底氣還是因為陳嫣…現在依舊收不到陳嫣一點兒消息,派去齊地的人也送來了信件,根本找不到人,至少陳嫣肯定沒有進入齊地!

為了陳嫣行蹤不明這件事,陳嬌拿枕頭差點兒敲破劉徹的頭——不是軟枕,是木頭做的那種硬枕。

說到底,陳嬌雖然惱怒劉徹對陳嫣有男女之情,並且很難再用以前的態度面對陳嫣。但她的小妹妹,依舊是那個和她玩笑、愛她、尊敬她、維護她,與她血脈相連、相親相愛的小姑娘…陳嫣行蹤不明,說得嚴重一些,甚至是生死不知。這種時候,其他的情緒自然也就方向了很多。

她為此恨極了劉徹(她愛他,但並不妨礙她恨他,實際上很早以前她就恨他了)!

若是沒有劉徹的‘歪心思’,小妹妹能不顧安危,悄悄離開長安,連幾個可以信賴的人都不帶?以至於現在的安危都不能確定?

在陳嬌看來,劉徹是最不能提陳嫣的!現在這個樣子給誰看?喝一碗粥羹也能想起妹妹來,呵呵,早幹嘛去了?

小姑娘年紀漸長,出落的一朵花一樣,正是天底下最好的那一朵人間富貴花。有人喜歡並不稀奇,滿長安喜歡自家小妹的人太多了,陳嬌就算身處宮廷之中也多有耳聞。

可是喜歡又怎樣?她的小妹是孝文皇帝的外孫女,孝景皇帝的親外甥女,父親也是開國時傳下來的徹侯,血統高貴,又不是家中取樂的家伎,又或者女閭中的倡人,因為喜歡就能硬要嗎?

即使劉徹是天子,陳嬌也不覺得他能這樣做!但他覺得他可以…陳嬌是後來才知道,劉徹差點兒將小妹妹‘軟禁’在上林苑…當時知道後就只有冷笑了,這個丈夫的底限在她心裏又低了一截!

她早該知道他就是這種貨色的!

若是劉徹能讓阿嫣愛慕,心甘情願入宮,那也就罷了!偏偏連這也做不到,只能用天子的權威去命令、去威脅——小妹妹被嚇的連自己的安危也不顧,逃出了長安,這個時候又做出這個樣子來…呵呵。

宮中那些鶯鶯燕燕還因此擔憂他,陳嬌覺得自己大抵是比較心硬的那種,分毫的擔憂都沒有!若不是她也希望早日收到小妹平安的消息,她只望他能夠多難受一些日子!

該!

正在夫妻二人大眼瞪小眼的時候,殿外忽有人求見。韓讓出去應對,不一會兒回轉過來,臉上帶著驚喜,壓低了聲音道:“陛下,先前撒出去的人有回音了,有人恐怕見過翁主!”

雖然是壓低了聲音說的,但因為殿內安靜,陳嬌也零散聽到了幾句,立刻站起身來:“找到什麽人了?找到阿嫣了?她人在哪裏?可受了什麽委屈?”

韓讓並沒有隱瞞的意思,若真有心隱瞞,剛剛就不可能讓陳嬌聽到!當然了,他是劉徹的人,只聽劉徹的話,這必然是劉徹也沒有隱瞞她的想法。

“非非非,非是如此呢,娘娘!此事說來話長!”說著韓讓就將事情大概說了一下。

陳嫣不見了,劉徹肯定是要派人去找的。只是這件事公事實在夠不上,何況公開的說法,陳嫣是去齊地養病了,也用不著找她。所以讓各地官府幫忙顯然是不能夠的,另外如少府、羽林之類的也算是‘公家單位’,同樣的理由,也不好托付這件事。

好在作為天子總有一些隱藏在暗處的情報人員,此時用來做這事倒是專業對口。

不過也別把這些人想的太神,那都是文藝作品美化的結果。這就像是現實生活中的破案,那和電視劇裏的偵探破案,那能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