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大車(6)(第4/4頁)

裴英自己雖然是個富家子弟,小時候讀過不少書,又有過目不忘的天賦,理論上來說拽文他是不虛任何人的。但實際上他對這種事很不感興趣,他是實用主義者,這和王溫舒那種附庸風雅附庸不上還不一樣,他是真心實意不喜歡這些。

陳嫣忽然笑了:“我曾去過北方,草原無邊無際,跑馬起來幾乎隨心所欲!一去一千裏,於是見‘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直’。我曾生活在海邊,海水碧波萬裏不止,不見人煙,所以可以月色中聽碧海潮生,見明月升起,心中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有一年過齊地,也曾登泰山遊歷,大山巍峨,感慨人力終究微小,直到登頂,才滿腔感概化為胸中坦蕩,豪情頓生,與人道‘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伸手,似乎是要摸摸眼前的美景,陳嫣的神色轉為落寞:“過去也曾讀過先人詠唱大湖大澤之美,浪漫而瑰麗,如今始見…確實美不勝收,‘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多美啊。”

說實話,裴英並不是一個審美情趣有多高的人,過目不忘只是過目不忘而已,而不是全部,更不能將他個人的所有技能點到全滿。

對於‘美’,他是一個偏於遲鈍的人,過去雖然也欣賞過旅途中的風光,但也僅限於‘不錯’‘還可以’這種情緒。至於更多的,那就沒有了。然而如今聽陳嫣說,這才意識到,雖然人人都有眼睛,但人和人的眼睛所看到的東西必然是不一樣的。

正如他過去早就清楚的,人人都有腦子,但人和人腦子能辦到的事情是全然不同的。

聽陳嫣說她見過的壯麗與秀美,豪放與婉約,竟然比親眼所見更美、更動人——其實陳嫣說的那些景色,裴英大多也曾見過,但曾經的他並沒有太多感覺,這時卻會心向往之。

景還是那個景,但他自己眼中的景,與陳嫣眼中的景顯然是不一樣了。

陳嫣嘆了一口氣:“不過…景色終究只是文人墨客美好的想象,對於活在此處,生活尚且艱難的普通百姓,活下來就已經筋疲力竭,哪還有余地想這些呢?前幾日那些人…恐怕就是如此了。”

裴英知道,陳嫣口中的‘那些人’應該指的是前幾日遇到的襲擊貨船的人…他有些意外,換成其他人,哪怕是普通人,恐怕也把那些人打為盜賊、歹人之流,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畢竟這可是差點兒就害死自己的存在!

但在陳嫣的口中,他們竟成了‘普通百姓’…雖然裴英也覺得他們其實就是普通百姓——和其他地方的百姓沒什麽兩樣。如果生活沒有如此艱難,大概也是能做良善安民的。只不過生活艱難,老天不讓他們如此罷了!

但陳嫣有這樣的想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裴英自己並不知道,他常年沒什麽表情的臉上有自己都不知道的溫和。

“你也不必多想,這本就不是你的過失…且多想無益。”陳嫣這一路真的成長了很多,至少沒有原本那樣肉食者不知民間疾苦的問題了。但裴英並不覺得這讓他高興——陳嫣知不知道這些對於他來說重要嗎?

顯然是不重要的,他本來就不是因為幫助陳嫣成長這種偉光正的原因陪她踏上這場旅途,他一開始只是為了看好戲而已。

或許現在他的目的有所改變,但他這個人本質並沒有變——他不算傳統意義上的好人,個人主義到了極點!

陳嫣前後成長是好事,但他不高興就是不高興…裴英自己有自己的成長經歷,所以很清楚。

成長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殺死自己,打破原本的美好與浪漫,這本身就不是一件高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