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漢廣(16)(第3/4頁)

裴英此時緩緩舉手:“若是不夜翁主信任,在下便陪翁主走這一趟…在下這些年也算是走南闖北了。說來不怕笑話,為躲避家族追查,早些年也是藏頭露尾過的,於此道上還算是有心得。”

陳嫣不想問裴英為什麽要躲自己的家族,這個時候這件事並不重要!所以直接點頭道:“既是子恒信任之人,自然也是我信任的,一切便托付於先生了!”

她自己並沒有單獨在這個時代亂跑的經歷,有一個經驗豐富之人做向導,這能給她很大幫助。不然沒跑到齊地,自己先栽在流寇、土匪之類的人手上,那豈不是很冤?

裴英有經驗,而且他人初來長安,此前在長安也沒有任何關系網絡。此時忽然離開長安,也不是什麽引人注目的事。

裴英沒有想到陳嫣這麽爽快,看著陳嫣此時的臉龐,忽然覺得和第一次見她時真的已經完全不同了!那個虛弱的美人似乎越來越模糊,被現在這個鮮活的人物取而代之。

這麽一件事關重大的事情,就這麽三言兩語定了下來。第二日傍晚,陳嫣已經將要帶的行李準備好了——她從來就沒有準備過這麽簡單的行李!

兩件商旅式的簡單男裝,幾樣日用品,一批說不上壞,但在諸多商旅眼中也不怎麽顯眼的幹糧。然後就是錢,錢也沒有帶太多,這是免得出門在外,惹人覬覦,反而弄出不好的事情。

陳嫣家裏的人都不好跟著帶去,好在傍晚王溫舒送來馬魁幫忙弄到的文書時,順便帶了幾個漢子…既然找馬魁辦這文書,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告訴他一點兒實情。馬魁不僅準備了文書,還準備了幾個人。

他知道陳嫣的計劃是扮成販貨商賈,而且打算在市場上雇傭幾個人——這個法子好處是顯得更真實,仿佛真的是一個出門販貨的小商賈。

但壞處也是有的,且不說要是中途露了馬腳,這些人會不會背叛。就是販貨路上真遇到什麽事,這些人頂用不頂用還兩說呢!

雖然這天下是大漢的天下,可真要說處處安全,那真不敢說!販貨的商賈在路上遇到各種意外,最後死在異鄉,這種事還少了嗎?

馬魁送來的這幾個漢子不是一般人,當年就是他的死忠,都得過他活命之恩!他有拜托,是豁出性命也能的!馬魁本來也不圖他們報答,他就是一個施恩不圖報的漢子,但這次為了陳嫣的事情,還是找來了這幫弟兄。

陳嫣承了這份情…心中安定不少…她在這個時代活了十幾年,總還是得到了不少的。親情、友情…即使是現在這種情況,也有人願意為她奔走,為她冒險!似乎連未知的‘逃命旅程’也沒有那麽可怕了!

王溫舒這邊辦事順利,裴英那邊也沒什麽大問題,很快在市面上招募到了願意跟著跑貨的漢子。然後又買了幾輛二手的馬車…如今大家都想要四輪馬車,四輪馬車作坊也漸漸有產能接外面的訂單,好多二手兩輪馬車就淘汰了下來。

不少打算販貨的小商賈就吃下了這種馬車…這種馬車的劣勢是明顯的,貨量遠不如四輪馬車,但在現在的商業環境下不是不能生存。對於囊中羞澀的小商賈來說,也是一個選擇了。

還有馬匹,也都是最普通的那種,有耐力,吃的不多,不嬌氣…

置辦這些的時候裴英心裏忍不住想,這位不夜翁主這輩子恐怕都沒有吃過這種苦…也不知道受得了受不了,到時候有的是好戲看了!

嗯…幸災樂禍。

最後就是貨物了,得選用賣得好,但又不珍貴,總之就是市面上大家的普遍選擇!最終裴英選擇了一些彩緞,說起來這些彩緞還是陳嫣的織坊出的呢,因為出的顏色鮮亮,又常有難得的顏色出來,很快風行了齊地,然後又傳到了長安。

這一路他們並不打算直接出關,然後向東走到齊地。而是打算入蜀,然後從長江出蜀,一路東去,再搭乘北上的海船,最後在青徐之地登陸,抵達齊地。

這也是為了迷惑追蹤者(如果有的話)故意的。

發現陳嫣跑了,第一反應都是去齊地,而去齊地最正常的路線是明擺著的!

等到自長江入海,陳嫣會在南方稍微等一下風聲,如果風聲不算緊,劉徹沒有為她大動幹戈的意思,她就入齊地。如果劉徹真的因為她要搞事情,她就再做計較,要麽留在南方,在南方經營一個新的基地(她其實是不願意這樣的,因為此時的南方人口實在是太少,要經營一個新的基地,說起來容易,坐起來可就難了)。

要麽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去蓬萊島,玩真人版的‘海島開發’,開始從頭建國吧——這當然是下下策了,才開始經營的蓬萊島,其生活困難、不適宜居住是絕對的。陳嫣不是不能吃苦,可她始終還是惜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