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漢廣(1)(第4/4頁)

陳嫣指尖點了點書案,道:“這就是了,天下夫妻生子女,一二者甚少,多的是三五子的,七八子,甚至十子的也不是沒有!就算有夭折,一戶一男一女有三五個兒女長大成人,也屬常見罷?”

劉徹想想,確實是這麽回事…雖然也有特別窮的家庭,生下孩子養不起,只能丟掉或者直接溺死,但最普遍的情況大家也不差那一張嘴,最多就是日子過的更緊張一些。但考慮到人口本就是重要財產,孩子長大了就能為家庭做貢獻,大家還是樂於多生孩子的。

“既然如此,那麽一二十年一代人,是否一代更比一代多?”陳嫣見劉徹點頭,自然就更往下推演了。

這次劉徹不需要想,立刻就點頭了,畢竟因果關系非常明了了。

“李悝說‘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那是當年舊事了,如今焉能?如關中、齊地等人口眾多之地,多得是無地農夫,就算有地,也常常不過十來畝!至於北方其他地域,雖然好些,但若不是山野之地,也罕見‘治田百畝’了,最多三五十畝罷了!”

陳嫣說的是再明白不過的數字,自然有說服力,又道:“如今雖有農夫勤勉,婦女稚兒皆協力耕作,一畝土地也是細心侍弄,畝產糧食比古時要高一些,但委實高的有限…建國家以來,人口增長了一倍有余,而土地卻沒有增長這麽多。如今尚且如此,再過一二十年,人只會越多,到時何如呢?”

“土地可養不起這麽多人了!”

陳嫣說的很危險,實際上也確實可能這麽危險——但陳嫣知道,這個說法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在漢武一朝發動的對匈奴作戰會死很多人,就像歷朝歷代改朝換代一樣,打仗死人,新王朝建立,人少地多,大家就又能休養生息了。

漢武帝一朝人口銳減,甚至有戶口減半的說法,其中很大一部分其實是賦稅加重,農民破產,最終投靠地主,成為隱戶。但不得不承認,也確實有很多青壯年死在了這場戰爭中。

這樣說來,至少陳嫣所說的‘一二十年’裏事情就會變得嚴峻,這是有問題的。

不過她也不覺得自己的說法有問題,因為到時候確實有很多人破產成為隱戶,要是多一條生路給他們,那也好啊!而且土地不夠養活人口這種事遲早也會有的,早點兒開發南方算是未雨綢繆,沒什麽問題。

說到這裏,陳嫣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她指著地圖上的南方地區:“之前就與姐夫說過,可以在南方多開墾一些土地,興建甘蔗種植園。種植甘蔗比種植其他要掙錢一些,以此就能吸引一些中原地區的農夫。有了這些人,南方地區也能有人氣一些。日後再有一些地區人口太多,往南方送的時候也不會太難。”

之前雖然談過在南方搞甘蔗種植園,但那只是甘蔗種植園這麽個項目而已。和真正的、有意識地搞南方大開發,使其成為新天地,那還是有區別的,計劃規模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