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有女同車(5)(第3/4頁)

設想一下,佷容易就能想明白的,四輪馬車是四個輪子著地,難道不比兩個輪子著地要平穩?而且因為馬兒需要承受的重量少了,車廂也能做大許多,更寬敞了!

所以四輪馬車即使是在私家車上,也是有優勢的。

相比起貨車,私家車做了一些改裝,有一些很實用,比如防震就比貨車做的好得多(這個成本很高的,沒有橡膠輪胎什麽的,只能讓人用青銅之類的金屬造彈簧減震)。另一些就純粹是面子貨了,好一點兒的內部軟裝啥的。不過這對於貴族來說也很重要,所以也不能說沒用。

這樣的私家車一經推出,當然大受歡迎!售價非常高…主要是馬車作坊做貨車給交通號,自家生意嘛,雖然也會給錢,這樣有利於賬目清晰明了,少了許多‘貓膩’,但到底不以賺錢為主。

這種情況下,馬車作坊肯定還是能生存,但想要活得多滋潤,那就是白想了。

陳嫣是很鼓勵手下的人積極主動找生財路子的,而不是守著原本的一畝三分地,得過且過。陳嫣最初讓馬車作坊的人給她造了四輪馬車做私家車,作坊的人也不傻,意識到可以賣私家車賺大錢。

私家車造的少一些,挪用不了多少工,也就不會耽誤貨車的訂單。向陳嫣打了個報告,陳嫣也很快批了下來。

陳嫣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活招牌,她坐四輪馬車,自然很快就會引起上流社會圈裏的人注意。再加上她還給自家母上、姐姐等親戚送四輪馬車——這些人是什麽人呐!都是圈子裏的明星人物!

上流社會很會跟風,立刻就有人學著訂了四輪車!等到意識到這種馬車舒服實用又有面子的時候,一場從上到下的趕流行就開始了。

如此一來,馬車作坊的訂單就排滿了…畢竟主要的工還在做貨車的訂單呢!做私家車的工匠有限,想要快也快不起來啊!

王溫舒的馬車其實就是蹭了陳嫣的面子,不然的話不知道工期排到多遠以後了!

他這車從作坊送過來的時候是什麽樣子,現在就依舊是什麽樣子,並沒有做什麽改動…這和陳嫣,甚至和一般的馬車主人都不同。因為大家肯定會按照自己的喜好做點兒裝飾才對啊!

馬車作坊給私家車的軟裝並不壞,因為開價高,所以也就不在乎那點兒成本了,總得讓買的人滿意不是!但是再好,那也是批量生產出的樣板了,指望多亮眼是不可能的了。

能在此時買到這種四輪馬車的,都不是一般人家,怎麽可能容忍這種事!所以各種個性化的改裝就誕生了。

王溫舒沒有任何改裝…他今日不同往日了,做貴公子打扮,一般人誰也想不到,他曾經是一個會夥同遊俠混混盜墓的下三濫!吃的、穿的、用的,通通都要最貴最好的,這就像是人最缺什麽,就最在意什麽,有朝一日有能力了,總得找補回來。

可是,他很多本質上的東西是改不掉的——他始終不是那種從小浸淫在富貴中的公子貴女,細節的一些部分往往就對付過去了!一般老百姓覺得他是大人物,富貴榮華。可是落到那些鐘鳴鼎食之家眼中,一眼就能看出他和他們的不同。

今日小雨,雖然只是小雨,但對生意影響還是很大的。畢竟對此時的人來說,避雨的工具沒有多少,淋雨生病更是天大的問題,如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擺在面前,誰會在下雨天選擇出門?

王溫舒就這樣在大小市場上轉了一圈,順便還找了一些認識的人,其中體面人有,上不得台面的人也有——他結交的人脈很雜,他從不會看不起那些小人物,蛇有蛇道鼠有鼠道,有的時候有些事,這些人還更好用呢!

這一圈走完,想要的東西就到手了。

市面上‘瓷器’可不多見,也沒什麽人專門賣這個。根據零零散散的消息可以知道,這玩意兒在南方倒是有人買賣,雖然看起來粗陋,但相比陶器還是有不少優勢的。比如說它光滑,比如說它不滲水什麽的。其中品相好的,賣出高價也不怎麽稀奇。

少見歸少見,真要收也沒有收不到的道理。在長安這個大都市裏,就算是遠隔了萬裏河山的極西之地的東西都能輾轉數道手,最終傳入,更別說只是帝國南方的一種商品了。

總有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販過來。

只不過規模一定很小,也不會有人專門做這個生意,得細細尋訪才能找到。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人脈廣的好處了,王溫舒認識的市井底層人物不少!這些人成日在市場中逛蕩,別人不知道的就他們知道!問他們打聽,不知道要省多少事兒!

最終王溫舒帶了幾十件瓷器,不管怎麽說,看起來都很粗糙的樣子,器形更談不上美——和之前磚窯那邊所見的不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