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野有蔓草(7)(第2/4頁)

高中念完,十字繡的水平也就上來了。

至於亂針繡,她是真的只知道理論,而論到實際操作,大概就是嘗試過一兩次的水平吧……

而此時的主流刺繡是‘辮子繡’,也被稱為‘八字繡’。十字繡,顧名思義就是繡‘十字’,最後形成圖案。八字繡也是一樣,基本上是繡八字。只是這‘八字’也不是亂繡的,而是前後相連,就像編的麻花辮一樣。

這種繡法不能說差,如果是技藝高超的匠人,也能做的非常好!但實事求是的說,除了某些特殊的圖案外,八字繡並不算優秀——如果真那麽優秀,也不會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被放下了。

只能說,技巧本身沒有優劣,但技巧的程度確實是存在高低的。

陳嫣的十字繡也高級不到哪裏去,但在描繪具體圖案的時候確實稍微有優勢一點兒。再加上融入了一點兒亂針繡的技巧,出來的圖案在這個時代是真的很驚艷了!

也就是陳嫣的繡品並不用於售賣,不然肯定要搏一個‘神繡’的名號,人稱‘陳一針’什麽的。

不過也正是因為此,上流社會的小圈子裏更加追捧陳嫣的繡品了。陳嫣幹脆將這種繡法教給了家中繡坊的女工…呃,現在這種繡品深受上流社會喜愛,價格開的很高…很高…

劉徹湊過去看手帕上的駿馬圖,上面大概是四匹駿馬,一匹黑色,兩匹栗色,還有一匹是棗紅色的,各有不同的姿態,但都擔得起神駿這個詞——這和劉徹平日見的圖畫完全不一樣!

陳嫣的繡坊做得好,宮中自然也會采購他們的繡品,所以劉徹是見慣了這類繡品的。然而此時看到陳嫣的手筆還是覺得不同,和繡坊出來的是完全不一樣的。

當然不同了…但這並不是刺繡技藝的問題,事實上,那些繡女往往都是心靈手巧之人,而且吃的就是這碗飯!所以在學到繡法之後很快就能在技藝層面超過陳嫣(本來就不是特別高明的繡法…)。

可劉徹的感覺也不是錯覺,非要說的話,兩者的差別在‘繪畫’藝術的理解程度上。

此時華夏的繪畫藝術已經很有成果了,從後世的留存文物就可以看出來。有很多這個時代的帛畫、壁畫、漆畫…其中不乏格外精美,充滿這個時代特有的藝術魅力的。

但,藝術麽,藝術本身沒有高低,但具體到技巧上是確實存在高低的。

陳嫣繡圖的時候用的都是後世常見的駿馬圖、牡丹圖之類的經典圖畫,這些圖畫的藝術技巧是在很長歷史中逐漸發展成熟起來的。而經典的圖像之外,陳嫣也是自帶‘先進經驗’的。

她沒有專門學過畫畫,但她自認也不是手殘,會把人畫成是線條小人的那種。所以照著畫個漫畫,描個速寫什麽的,這都是沒有問題的——不要以為這是非常沒用的技能,實際上沒有什麽技能是沒用的!

只要不是手殘到了不能表現自己的經驗,至少透視關系上,現代人有基本認識吧?至於近大遠小之類的簡單概念更不用多說。甚至這些東西說的不是那麽清楚,但使用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表現出來。

一個不是手殘星人的現代人在公元前的西漢,當個畫聖確實不敢說,但成為畫畫的佼佼者,這是沒有問題的。

劉徹心裏贊嘆了一下陳嫣的手藝,順手就摘了手帕,仔細看。口中道:“冬至節也給朕送這繡屏…既然劉舜要了駿馬圖,朕就不要了!你給朕重新繡。”

說到這裏,劉徹頓了一下:“不能比劉舜的差!”

陳嫣當即就炸了!這位大佬根本不知道這個的工作量叭!劉舜那個駿馬圖還好一點,因為是很早就開始準備起來了,每天做一點,到現在也沒多少了。可是現在劉徹也要一個…冬至節可沒有多久了!

劉徹還真不知道其中的工作量,他是個男人,而且還是天子,怎麽可能知道這個大小的繡圖工作量是多少呢?

這樣說還嫌不夠,還對陳嫣道:“朕聽說刺繡費神,你每日別繡太多,慢慢來就是了。離冬至節還有些時日,定趕得及!”

呵呵,陳嫣心裏翻了個白眼,表面上卻還得笑眯眯。

“姐夫的話…姐夫覺得什麽時候繡完算快的?”陳嫣是真心想問這個問題的。

劉徹不假思索道:“不怎麽清楚…不過也不能超過十幾二十日罷!管少府要的繡品,再繁復的也不能這麽拖沓了。”

少府當然不敢拖劉徹的工期,因為拖工期就死定了!為此,他們有很多提高效率的方法。比如一幅繡品很多時候根本不是一個繡娘完成的,而是多個繡娘一同動工。

劉徹顯然是沒有這方面認知的。

陳嫣覺得這就沒辦法談了,便告饒道:“姐夫放過阿嫣罷!這駿馬圖已經夠難了,還要更好…這駿馬圖我已繡了三月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