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野有蔓草(5)(第3/4頁)

事實上也和陳嫣想的差不多。

劉徹內心對他舅舅吐槽更多,已經槽多無口了!只是他還不能找個人說,沒有密切到能說這種話的人。而一般的臣子,說了這種話,被當成是某種政治信號了怎麽辦?

就算劉徹再看不上他舅舅,他暫時也還得用他呢!

“這話也只有你敢這樣說了!”在‘警告’完陳嫣別對別人說這個後,劉徹又來了這麽一句,說的直白一些,這不就是默認他贊同陳嫣的說法麽?

武安侯田蚡並不怎麽聰明亞子。

說著劉徹自己都笑了:“如今也只有你敢這樣直言了!”

廷尉和禦史大夫那邊許多彈劾的奏章估計都被劉徹吃掉了…他們知道了大概會哭吧。

“也就是姐夫如今無人可用罷了,待到日後天下英才為姐夫效力的時候,也不會這麽局促了。”陳嫣這是實話實說,她想起了漢武一朝的許多名臣。只可惜這些名臣她也就是知道一個名字而已,至於他們具體出現在哪一個時間節點,那她就真不知道了。

她挺喜歡歷史的,但就是普通的喜歡。

陳嫣這話算是說到劉徹的心坎上了,他一直覺得手頭的人不合用,想要選拔符合自己口味的人才。不過這件事現在還沒有什麽眉目,主要是建元新政失敗之後,太皇太後就在他用人上卡的很死了,他也沒什麽機會尋找人才。

說著兩人就討論起了劉徹需要怎樣的人才。

說實在的,陳嫣的觀點和現在的主流觀點很不同的。這和陳嫣早就牢固無比的世界觀有關,對於一個生活在大政府現代國家的普通女孩,她對大政府的好處是非常清楚的!

而到了古代,她就更信奉大政府了…因為歷史上無數的經驗告訴她,在生產力落後,人們抵抗天災人禍能力比較差的古代,大政府只會更有需要!

正好,劉徹也是典型的大政府擁躉!他早就煩了黃老學說不幹預那一套。他的權力欲望如同雨後猛長的野草,早就蓬勃的不可思議了!如果可以,他會想要將一切能夠抓住的權力全都抓在手裏。

太皇太後的壓制根本沒有任何作用,越壓制只會越強大。而她能壓制一時,又能壓制一世嗎?最終世界還是會按照這個年輕帝王的心思運轉——事後證明,他的意志某種程度上也順應了時事變化的潮流。

這大概也是他能成為千古一帝的原因之一!一個再有雄心壯志、再有曠世之才的帝王,一旦他的主觀意願與當下世界發展的潮流不同,那也是很難成功的。

兩人在這個問題上有共識…emmmm,或許也會有一些分歧,不過這不重要。陳嫣並不是會在口頭上強勢的人,所以並不會和劉徹犟,硬要分出個高低勝負。當消弭了這一隱患,這種分歧反而能推動思維碰撞,帶來更多的靈感。

陳嫣對大政府的形容沒有太多實處的內容,這是當然的,她又不是政治專家。不過她腦瓜裏到底有歷史上許多大一統封建王朝的經驗,又有自己生活在大政府社會的真實體會,所以倒也能說出許多令劉徹耳目一新的東西。

劉徹一開始將陳嫣一些話當成是異想天開——陳嫣雖然聰明,但到底是一個沒在治國上鉆研的女郎,很多地方都顯得過於不切實際了。但隨著交流,他改變了這種想法。

陳嫣的想法確實有很多不切實際的部分,這在劉徹看來也是正常的,陳嫣又沒有治理國家的經驗!能指望她說出真正切合實際的東西嗎?

但這並不妨礙另外一部分的內容處處閃耀著啟迪的光芒!甚至就算是這些‘不切實際’的部分,仔細深究,也能體會到不切實際背後充滿可行性的、務實的指導思想。

非要說的話,促使陳嫣說出這些東西來的思想是另一種思想,和時下完全不一樣的那種。在劉徹看來,這種思想是對自己胃口的…而且從一開始就從立意高度上幾乎碾壓了別人。

這裏的‘別人’指的是劉徹所有見過的‘人才’,其中不乏他還比較欣賞的青年才俊。

兩人討論的高興了,甚至一起用了饗食!用饗食的時候劉徹忽然想起了一件事,立刻興沖沖地對陳嫣談起。

“今年朕命朝廷征召五經博士,如今這些博士早已在長安安頓下來,平日裏也給明堂學生上課。後又想著多年不怎麽讀書了,該讀讀書才是,便令五經博士輪流進宮講課,到時阿嫣也來罷!”劉徹當時讓五經博士進宮講課其實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主要就是表態,表明自己對五經博士的支持。至於上課的內容什麽的,他倒不是很在意。對於如今的他來說,該讀的書都讀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事兒光靠讀書也無法解決了。

但就在剛剛,他和陳嫣討論問題討論地高興了,就讓他想起了小時候和陳嫣在太子宮上課的事情。一下就聯想到這件事上,這不就是一個好機會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