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野有蔓草(1)(第3/4頁)

這樣一來,朝廷改革錢幣就成了一個笑話,同時還會不斷虧錢!

本來到呂後時期還是很好的,但是到了文帝時期,私鑄的口子又打開了…不是不知道放任私人鑄幣對朝廷來說不是好事,只是很多事情是很復雜的,其中利益關系糾纏。在多種選擇裏選了這個,確實留下了隱患,可在當時也達成了孝文皇帝穩定朝堂的目的。

這個政策也延續到了如今。

劉徹想搞四銖錢?沒問題!其實在陳嫣看來後來的五銖錢和現在的四銖錢又能有多大的區別呢?五銖錢重一些,推廣的時候可能容易一些,但也僅此而已。如果時間足夠,四銖錢最終也能流通天下!現在市場上還是三銖錢占主流呢,這找誰說理去?

問題的關鍵是‘私人鑄幣’!只要私人還能夠合法鑄幣,無論是那種錢幣,陳嫣都不看好。

陳嫣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竇嬰半闔著眼想了想,最終搖頭:“你在經濟庶務上實在是通透過頭了,如今朝堂上大司農也遠不及你…只可惜…你若是個男子——陛下也有過此等感慨罷?”

竇嬰有時候也會想,如果陳嫣是個男孩就好了。如果是那樣,說不定他也不執著於朝堂了,轉而全力培養陳嫣…他沒有做到的事情,全都可以托付給這個學生。但,這終究只是一種美好的想象。

陳嫣胡亂點頭:“是如此嘆過兩回…他不過是手上人不夠用了,到處打主意呢!”

她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說實話,漢武帝一朝的大臣風險也挺大的。

憑良心說,劉徹在對待臣子上並不能說有多刻薄,甚至連劉氏的平均水平都沒有達到。如果單以前面幾位漢家天子的水平來說,他算是其中比較好的了。

但,這種事情其實是對比出來的,本質上劉徹依舊不是一個好老板。

主要的問題是,劉徹的性格其實是很情緒化的。簡單來說,一個臣子,他喜歡、他相信,那就沒問題了,就算全天下的人都反這個人,他都能保住此人。但如果一個臣子他有意見了,完了,那就一切結束了。

歷史上也是如此,對於他喜歡的人,他是真能優待!

以霍去病為例吧,真心特別欣賞,然鵝,人家英年早逝。大概也是因為死的早,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憶(不知道為什麽,覺得這個說法gay gay的),所以劉徹對霍去病相關的一切都是大開綠燈的。

沒了霍去病,就優待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最終霍光竟然混到了漢武帝後期最重要的臣子之一,漢武帝之後成了顧命大臣,甚至能行興廢皇帝之事!說這個男人決定了漢武帝之後的漢家江山走向,絕對不為過。

霍光本身有過人之處這並不假,但他這樣的人,天下並不缺!說到底,還是他兄長的遺澤太重。

還有一個更明顯的例子,李夫人!因為喜歡李夫人,又因為李夫人紅顏早逝,所以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憶(不知道為什麽,總覺得這劇情十分相似),所以劉徹對李夫人的兄弟格外優待。

李廣利算什麽?不過是一閶門出身、不學無術之輩!然而就是這樣,還是讓他去軍中任事。

必須要說的是,漢代可沒有文貴武輕的傳統,某種程度上來說,武官很多時候是要壓倒文官的!而且沙場上容易立功——劉徹當時分配給李廣利的工作都是最簡單,擺明了就是讓他跟著大軍去蹭功勞。

然而就是這樣,李廣利也是扶不起的阿鬥,刷戰功刷了一圈,然並卵,連蹭都蹭的不算成功!

就是這樣,劉徹還是親手扶他上位,舉國之力支持,好不容易打下了大宛(這個支持力度,以當時大漢和大宛的力量對比,隨便哪個武將都能成功了),得封海西侯,‘名正言順’地坐上了武官第一人。

這些是得了他喜歡,而最後也沒有改變的、正面的例子。另外,也就有了不那麽好的例子,這個甚至很難列舉完。

給劉徹打工,不敢,真是不敢。若是個男子,說不定陳嫣會比現在更加謹慎,連手頭的生意都不敢做——她是個女孩,時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輕視之意,連帶著她生意做的再大,這些人也很難有一些‘聯想’。

但若她是個男孩,恐怕事情就不會這麽簡單了。

倒不一定會覺得她要造反,而是手握這麽多的資源,她是想幹嘛?其他人恐怕會有這種疑問吧?她家又與宮廷的聯系極深,很多事情是經不起深入地去想的。

細思極恐。

竇嬰看了陳嫣一會兒,嘆息:“如今朝堂上也確實無人,不怪陛下希望你是個男子!許昌、莊青翟算什麽?庸才爾!孝景皇帝時,誰知道他們?不過是應聲蟲罷了!還有武安侯田蚡…呵!”

柏至侯許昌、武強侯莊青翟一個是如今丞相,另一個則是禦史大夫,也就是副丞相。按理說,這就是大漢官場的頂點了。然而大家都知道,這兩人是太皇太後安排給當今天子的!作用是讓天子不要‘胡來’,同時成為自己的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