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伐檀(5)(第3/4頁)

聽著馬魁的屬下報告種種情況,陳嫣心中也在分析。其實事情很簡單,就是幾個搞運輸的被交通號擠兌地活不下去了而已。這些人將來要麽不做運輸了,要麽被陳嫣收編,然而無論選擇哪一種都會損失一定的利益,這是當然的。

交通號在搞收編的時候很受散戶們的歡迎,因為散戶在接單上沒有什麽優勢,更沒有大的靠山可以依托,在進入交通號之後日子反而過的比之前要好。但這些原本屬於大商人所有的車隊就不同了,交通號只會摧毀他們現在舒舒服服的生活。

被交通號收編?或許這也是一條出路,說不定會比過去的發展更好。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展望不了這麽多,他們想到的只是自己被吞並了!

現在幾個被交通號打垮的家夥糾集在了一起,準備合營一個類似交通號的生意出來…怎麽說呢,這些人必定是不會成功的,陳嫣根本沒有擔心過這個。

學一個樣子佷容易,但也就是一個樣子而已。陳嫣人後為此做的工作外面的人是看不到的!新造的馬車,規劃的路線,正在建設的貨棧,到處聯系單子簽訂契約,借用現代管理學搞的搞笑管理調動機制……

當初陳嫣為了這個死了多少腦細胞?每一條都是花了大功夫的,是她和身邊的智囊一條條摳出來,然後一條條完善,最後底下人千難萬險才執行到位。這中間,每一步都充滿了艱難與驚險!

說實在的,中間哪裏失敗了陳嫣也不會覺得奇怪,因為事情正是有那麽難!事實上也確實失敗過。只是失敗了之後陳嫣又再來,於是有了現如今的交通號。

很多人只看到狼吃肉,沒看到狼挨打呢!

“此等人不過是邯鄲學步罷了,自以為學交通號就能有交通號的樣子,卻沒有想過交通號背後做了多少事兒!別的不說,翁主在交通號正式做起前準備了多久?兩年是有的!他們能準備這許久?”屬下語氣中有些不屑。

這也是如今陳嫣手下人有的一種心氣,對自家所做事業的自信。這一方面是陳嫣的產業在業內確實優秀,另一方面則是陳嫣系統內向來強調能者上,無能者下,沒有關系情面可講,也很少有人明明有才卻怎麽都出不了頭。

這在這個時代是很少見的!

民間雖不像朝廷一樣,常常是爹是官,兒子也是官,只要不犯錯,能一直傳承著做官。但多少也有類似的風氣…不然還能如何呢?所謂做得好的升,做的不好的就下,那只是在主家看得到的地方,或者遇到了一個能識才用才的上司!

本質上太依賴‘人’了。

陳嫣則不同,引入了一系列規則。即使上司不喜歡你,根本看不到你的工作,但你做了工作就是做了工作,總能出頭!

這種做法使得陳嫣系統內的人都充滿著激情和自信。

別說如今只是長安的幾個商人要聯合起來搞事情,就算是有朝一日全長安的商人都聯合起來對付自家又有什麽呢?他們有的是折盡天下雄的豪情壯志。

創業團隊有這種心氣是很不容易的,陳嫣也很注意維護他們這種心氣。這或許會有過於激進,過於目下無塵的風險,但其對整個團隊的促進作用是巨大的,與之相比風險就顯得無關緊要了。

這個世界是唯物的,但具體到某一件事上又會唯心起來。

當一個團隊創業的時候,如果所有人都相信團隊能夠成功,甚至從來沒有想過失敗的事情,那麽最終基本上都能成功。而一個團隊在創業過程中,成員總是能想到不好的可能,表面上說是做最壞的打算,是理智派的風格,是專業的體現,少了許多草莽氣。實際上呢,這已經在敲響警鐘了!

很多人以為一個外界十分看好的項目直到失敗前一刻都是無人能預料的,實際上並不是如此,其內部恐怕早就見到端倪了——那麽為什麽不去阻止、不去想辦法改變?

因為根本做不到!身處其中的人只能眼睜睜地見證其一點點滑向深淵,而他們自己則是在逃避,只想快點結束手頭這個已經沒救了的項目。開始一個新的項目,開始新的項目之後就可以擺脫這個了……

不斷的正向反饋能將整個團隊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而積極性調動起來之後,消極的東西就會被掩蓋。

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或許在某些時刻是成立的。但更加普遍的情況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失敗是失敗之父’!成功的人受到鼓舞,能夠不斷地成功。而失敗的人被打擊,陷入到各方面的麻煩中,於是只能在失敗的泥淖中掙紮。

“和交通號搶生意恐怕很難,更別提擊垮交通號了…交通號本身就有自己的基本盤,再加上聚寶閣的關系,不費力就能讓沒有利益關聯的商賈偏向交通號。”陳嫣自言自語,摸了摸下巴,叮囑下屬道:“回去與馬先生說,盯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