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靜女(10)(第3/4頁)

首先要有一個最高女官,負責總管所有的婢女,這個人選莫非傅母益了!事實上她現在做的工作也是這個。然後還需要一個督察,負責監督各級女官行為,包括最高女官,監督她們有沒有徇私舞弊、瀆職的舉動。

這個督察人選陳嫣猶豫了一下,放上了清的名字——婢女清如今已經嫁人了,嫁的是府中一位管事。所以雖然嫁人了,現在卻依舊在陳嫣身邊聽用,常常在府內府外跑進跑出。

然而猶豫了一下,她又劃掉了清的名字,換上了另一個人。

為了保證隊伍中的人能夠專心工作、保守很多秘密,不被外界輕易影響,用人還是用沒有嫁人的就好。不然有家庭的關系,始終與外界接觸太多了。陳嫣可是要打造小王國,自然是要杜絕這種事的。

新換上的名字是陳嫣身邊一個管事的,比較特別的是她年紀很大,已經四十多歲了…她沒有嫁人。相比起嫁人,她覺得始終留在府中做事還比較好。考慮到她本就很受重用,有這種想法一點兒也不奇怪。

陳嫣不會知道的,她如今的這個舉措造就了歷史上最早一批職場女性——後世的影視題材很喜歡以此為背景,描述一群古代‘白骨精’之間互相撕逼。

而除了這兩位大領導,剩下的就是部門主管級別了。陳嫣將這些部門分為第一司教,掌管著婢女們學習、培訓的工作。第二司服,陳嫣的衣服、首飾、化妝品什麽的,全都由她們掌控——從訂購、制作到用到陳嫣身上。

第三司賓,每逢陳嫣需要舉辦什麽內部活動,又或者對外宴請賓客時,都是她們的事兒。而像是歌姬舞伎什麽的,也歸在這裏進行管理。第四司役,這可能是人數最多的一個部門了,灑掃浣洗、守門值夜,各種零碎雜活兒都是他們的。

第五司食,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管做飯這件事,從采買到吃到府中每一個人嘴裏。第六司庫,財務部門,大賬房,府裏面要用錢都在這裏開出牌子來才行,另外庫房也是這裏掌管。第七,司制,凡是需要家制的東西,而其他六個部門又管不著的,就由這個部門來做。就好比司服可以自己做衣服,就不需要司制做衣服了。

陳嫣看著七個部門,覺得這樣基本上就夠了。若是日後發現還需要什麽部門,可以補。

然後七個部門還得往下構架,細分出小管事來,做到權責清晰。

當然,陳嫣還有一個秘書班子,不過這是為了對接外界的生意,用來輔助她工作的,所以就沒有算到婢女這個體系中。

陳嫣一句話,下面的人就要跑斷腿——其實原本府中就有類似的分工,但基本上一攤是一攤,沒有人弄出一套套的來。有很多地方有重合,有的地方又沒人管,上下級之間更是很難說的上清晰!所以這一回整改,動靜還是很大的。

不過整改之後效果還是很好的,這種井然有序的樣子讓陳嫣的強迫症得到了極大滿足。

滿足的不只是陳嫣!陳嫣家中的婢女也覺得很新奇。

以前她們固然也會有上進心,想著工作離陳嫣越近越好,離主人越近就意味著越受寵愛。再不然奮鬥目標就是一些管事,雖然不能貼身跟著陳嫣,也算是有些權力了。

但現在則不一樣了,陳嫣將她們劃分出職階。跟在陳嫣身邊的貼身婢女自然還是特殊的,但再特殊職位依舊是不高,頭頂上有人管著呢!陳嫣也說了,不給她們搞特殊待遇,只要各位管事有道理,對她們的安排她是不會隨便插嘴的。

除了傅母益這個總管,再加上一位督察,下面七位‘司’級幹部可以說是手握重權了!而分在七個部門中各處的,每人都對自己所處的位置有了一個明確的認知!陳嫣將這些寫的明明白白,為此將家中的名冊格式都換了,按工作部門做的記錄。

另外,陳嫣還規定了升遷制度!這就改變了原本這方面規矩混亂的局面——是符合陳嫣的審美、眼緣,還是做事認真,又或者別的什麽…怎樣才能在一眾婢女中出頭?以前大家只有一個概念,但具體的是很模糊的。

而在陳嫣的升遷制度中就說的很明確了!

一個小婢女從司教培訓完就可以填‘志願’了,哪一個部門都可以報!而在此之前每個部門也不會上報自己的人手缺口。兩邊如果對等,那自然是皆大歡喜。而要是缺口小於志願,就會由主管來進行面試選拔,打落一些。而要是缺口大於志願,人數不夠,就等那些被打落的來補足就是了。

這些小婢女從進入各部門起,做的是最底層的活兒。而身邊會有人考評,考評大概是一季一次,連續獲得三個優就能獲得升遷機會——有空缺立刻就能升,沒有空缺就成為候補。當然了,有的人格外優秀,不受這種規則限制,很快的速度連升,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這種行為需要得到大總管和督察的認可才行!並且名額會限制的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