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靜女(9)(第2/4頁)

其次,規模要做大!此前陳嫣只是在陽陵邑辦,這就不行了!日後在有產業的城市都要辦…不,沒有產業的城市也可以辦。一方面是做公益,不必講究那麽多。另一方面,這種事本來就可以擴大自身影響力!這些被培訓出來的人,對於陳嫣產業的認同度是很高的。將來要是產業入駐當地,用工問題就好解決了,也算是一種未雨綢繆吧。

規模大很好,只是這裏面有一個問題…錢都是小事了,陳嫣每年的現金流很大,賺的多,花的也多。做基礎速成班,哪怕全面鋪開,一年又能花多少錢?最多的開銷在老師的工資上,場地費恐怕都不會有多少!

像是重點城市,還可以建一些大而開闊的棚子,就在一間大教室裏上課。而非重點城市,連這個都可以省掉,露天教學根本不算什麽!雨天停課就是了。

一個學校各方面的雜費,陳嫣估計一年都不到兩萬錢。到時候全國幾十個城市鋪開也就是幾百金吧。這對於大富豪來說都不是小錢了,但對於陳嫣來說,隨便哪個生意上挪一部分利潤,經費就出來了。

這件事上,難度在老師上!一個學校至少需要一位老師,一個城市肯定不止一個學校。如果要鋪開全國幾十個比較重要的城市(至少郡治這種級別的城市肯定是列入計劃的),這可是幾百名老師的缺口。

實際上幾百個讀書人並不難找,或者說別處難找,大城市,特別是如長安肯定是不難找的。

這裏常年生活著全天下的讀書人,這個時代又沒有科舉制,如果學成文武,要貨與帝王家,那是很難找到門路的!除非是某些有頂層關系的,不然大多數學子也只能留在長安等待機會了。

等天子招賢,等長安有影響力的大人物招門客(門客當然不是這些人的目標,但卻是一個跳板),成為門客之後只要引起大人物的注意,就很有可能得到推薦,見到天子!

大人物一般也很願意舉薦人才,這一方面討好了天子,另一方面推薦的人才好用,將來能夠出頭,也是為自己尋找了一個政治上的盟友。

然而,無論是等到天子招賢,還是成為大人物門客的,這樣的讀書人依舊是少數!很多徘徊在長安的讀書人看不到前途…甚至連生計也很成問題!

從中尋出幾百人,這算什麽?

然而這沒用,這些人是不會願意成為基礎培訓班老師的!對於這些人來說,這種粗暴地灌輸知識的做法,這已經是在褻瀆聖賢了!陳嫣在陽陵邑辦這個的時候不是沒有人批評過!

之所以沒有成氣候,主要在於這種基礎培訓班出來的學生並不會搶他們的飯碗。當他們發現這裏出來的學生都去做工經商了,他們就放心了——只有表現的極優秀的,才能得到進一步學習的機會,但進一步學習走的路子和普通讀書人就是一樣的了。

這讓他們覺得他們所處的階層還是安全的!

即使他們有些人很窮,但成為一個學者,本身就是他們值得驕傲的事情了!只要遇到好的機遇,他們這個階層很有可能‘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再加上掌控者輿論…他們這些人對於自己這個階層的維持還是很有決心的。

既然沒有冒犯到自己的利益,那麽基礎速成班就算是再粗暴,問題也不大了…所以說,一切生死攸關的問題其實都是利益問題。當褪掉這一層之後,剩下的問題都能和緩地解決。

甚至基礎速成班的模式還可以被學者們用來反過來證明他們的優越性…

另外,群眾的呼聲也進一步壓制了批評。對於老百姓來說,基礎速成班確實是有利的事情,這一點是他們看在眼裏的。學者們的批評在自己的圈子裏進行,對於每日光是生活就已經用掉全部力氣的老百姓,實在沒有什麽影響力。

但不管怎麽說,基礎速成班對於正經學者來說依舊是一個很微妙的存在。在他們看來,一群‘下裏巴人’搞一搞也就得了,大家互不幹擾——反正也影響不到他們的生活。

可一旦找他們當老師就是另一回事了,之前陳嫣在陽陵邑辦新的學校的時候就有請過這種學者當老師,但人家只回了一句‘有辱斯文’。說實在的,陳嫣覺得對方是真心認為自己受到了侮辱。

既然是這樣,那就沒得談了。最後不會有什麽結果是小事,因此得罪人了才是大事呢!讀書人可不好得罪。真的讓這些人群起而攻之,輿論壓力是很大的。這幾年陳嫣也走博士們的門路,給學界弄錢。比如資助貧困學子啦,資助大學者遊學啦!

不圖學者們給自己唱贊歌,只求他們對自己日後要做的‘離經叛道’的事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嘛。輿論上的障礙太大的話,就算是陳嫣也會寸步難行。她是比別人的見識多一些,但也就是這樣而已,她又不是鋼筋鐵骨,能夠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