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桃夭(3)(第2/4頁)

“今日本打算親自燉魚羹的…”陳嫣貌似不經意地道。

話未落音,王溫舒立刻從池塘邊的柳樹上折了一截枝條,給魚穿上柳,提在手上。乖巧道:“翁主今日好閑心,小人多有福氣啊,能吃上翁主烹飪的魚羹!”

雖然早就知道是這麽個結果,但陳嫣還是覺得此人實在是個幹大事的…

原本木桶中已經有一條魚了——別指望陳嫣自己碰魚,這都是身邊的婢女動的手。陳嫣也點點頭:“兩條魚…應該夠了,讓人先送到養室養著吧。”

立刻又婢女接過兩條魚,而陳嫣則是留在池塘邊,重新下餌之後垂釣起來。不過今天的垂釣任務已經提前完成了,他也就提不太起勁了,所以一邊垂釣,一邊喝王溫舒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

王溫舒將剛才的談判結果說明了一番。

“五百萬錢,借一年,歸還時子錢要本金一成。”在這裏王溫舒頓了頓,然後才接著道:“抵押的是汝南董家在汝南郡的,蜜園一處、長安錫器作坊一處。若到時收回錢貸與子錢,,作坊亦要以市價作價於錢莊。”王溫舒露出了兩排牙齒,笑起來讓旁邊一個侍奉的小婢女都害怕。

“不錯…”陳嫣點評。

現在長安由曹家領導的本土派和由鄧家領導的外來派為了蠶絲而打生打死,誰都想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壟斷正是資本的天性啊!

只不過他們這麽一鬧,其他人就難受了!那些本身也做絲綢生意的,得頂著比往年高的多的價收絲,簡直有苦說不出!然而又不能將收來的絲,或者絲織成的綢賣的比往年高太多!高太多了,人家可以去臨淄、去洛陽、去蜀地拿貨,何必來他這裏販貨?

就連在本地銷售,恐怕都和齊地絲綢產品沒有競爭之力了!

更何況,那些頂在最前頭的大商賈可沒有提價!人家也知道提價了銷售不出去,到時候丟的不是收貨的市場份額,丟的是賣貨的市場份額啊!現在他們是虧本賣貨,多賣一匹絲綢就得多虧一點兒!

但就算是虧本也得忍著,等到忍過了這一陣,將來還有機會將現在的損失一一彌補。可要是這個時候認輸,就真的什麽都沒有了!

整個絲綢市場亂了套了,生意中有太多絲綢成分的商人都深受其害。至於和絲綢無關的商人,最開始沒看出有什麽影響,但市場上的錢就那麽多,當活錢都被絲綢擠走的時候,他們也就漸漸受到了影響!

一些平常經商理念比較保守的還好,支撐過去沒有問題。可那些喜歡最大限度調動金錢進行流動的,這個時候就危險了。因為他們的操作手法最講究的就是資金流動,當資金流動不夠,自身的窟窿就是‘定時炸彈’。

這時候好多人都來找泰和錢莊借錢,因為舉目望去這個時候還有著大筆資金,並且確實願意拆借出來的也就是泰和錢莊了。可是泰和錢莊也不會做虧本生意啊!身處這種市場中,自身信譽是不值錢了,誰知道會不會這場商戰中就覆滅,只有實打實的產業做抵押物才能借錢!

當然了,這些實打實的抵押物也可以賣給別人,一樣能換錢。只不過這裏有一個問題,不到最後關頭誰也不願意賣掉自家的優質資產,大家都想著只要有一筆錢度過眼前難關,日後總能撐過來的。

另外,這種時候出賣資產?恐怕會被人壓著吸血吃肉!價格低到不能看又不是沒有先例的!

相比之下泰和錢莊就好多了,子錢比子錢家低,而且信譽極好!約定定下了就是定下了,將來也是照著約定來,不會有別的麻煩——要知道借貸本身就處在一個灰色地帶,子錢家們一個個要是不厲害,也不敢做子錢家了!

王溫舒和董山定的子錢並不高,一成也就是10%的利息,而在正常情況下,放貸出去一年利息應該是20%,短期貸款的話算月息,月息大概在3%。非正常情況那就不好說了,什麽奇葩利息都有可能出現。

像是災荒年間發國難財100%的利息也有過!不過這種人只敢偷偷地來,還要謹防被人抓住尾巴。不然的話,立刻就會引來國家的打擊!按照漢代對商人的政策,這種商人直接打死、家產充公,不需要廢話半個字。

之所以這麽低,當然不是王溫舒好心,而是為了那座錫器作坊!

錫器是中產之家常用的器物,這樣的作坊上規模的在長安附近也有幾座,其中董家這座綜合規模、質量、工匠等多方面的因素,是評分前三的!

陳嫣最近想搞個錫器作坊,但要自己從頭弄實在是太麻煩了…錢倒是好說,關鍵是技術好的工匠難得。少府這種工匠肯定不少,然而現在少府主人是劉徹和陳嬌,也就是陳嫣她姐夫姐姐,但若不是實在沒辦法了,陳嫣不願意去挖姐姐姐夫的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