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碩鼠(2)(第3/4頁)

陳嫣將竹簡再次卷起來,仿佛之前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頓了頓,“那就回長安罷!”

三個月的喪期過去,陳嫣依舊穿的素凈、不用裝飾,飯食也用素食,不是刻意如此,只是想這樣做而已。

同時她也知道,長安還有很多人擔心自己,所以並沒有拒絕回長安——才出了國喪,傅母益和朱孟就安排了車隊送她回長安。讓長安關心自己的親人朋友安心,不能只靠口信,非得見到人不可。

回到長安的時候,還沒有進宮她已經感受到了很大的不同。離開長安的時候這裏還是一片縞素…畢竟是都城,國喪不可能只是做做樣子,按照禮儀規章國喪該是什麽樣子,長安國喪期間就真是什麽樣子!

而現在,隨著國喪期過去,各處的白麻布都拆掉了,一切又變得市井味十足。甚至陳嫣能夠看到比平日多了好多送親迎親的儀仗,很是喜慶。因為國喪期間也禁止了婚姻嫁娶,才出國喪,普通人家可不是都辦起婚禮來了!

婚禮其實在此時並沒有喜慶的含義,本質上是為了兩姓交好和傳宗接代,硬要說的話是很嚴肅的。不過說是那麽說,到底還是喜事一件,雖沒有未來的吹吹打打熱熱鬧鬧,人臉上的喜色卻遮擋不住。

陳嫣坐在輜車上看著這些,一言不發。三個月啊,她都快記不清楚送葬那一日的滿城皆白,萬人同哭了。人的記憶真的很奇怪,本以為的刻骨銘心很有可能也就是很短的一段時間罷了。過了這段時間,人是記不清楚具體的,到時候記得的只不過是收拾幹凈後留下的一小片……

陳嫣直接去了長樂宮,說實話這也是挺稀奇的,或者說這算是他有生以來的第一次了。從外面回到長安,首先去的不是未央宮,而是長樂宮。

“你這孩子,總算是回來了!”收到陽陵邑傳回長安的口信,劉嫖早就知道陳嫣今日回長安。上下打量了半晌,發現除了又瘦了一些,其他的倒也還好,這才放下心來。

說著拉著陳嫣的手走到老太太身邊,嘆道:“也就是這丫頭膽子最大了,尋常人家的丫頭,這個時候敢一個人別居?”

陳嫣要去陽陵邑呆著,說實在的,這多少有些不合規矩。她一個小姑娘,上有父母的,一個人單住算怎麽回事兒?但想到她的特殊情況,大家也沒有深勸,只能多多交代她身邊的人看顧。

就算是普通孩子沒了‘父親’都是要傷心的,更何況陳嫣早慧,什麽東西都早早明白了。此時心裏哀痛,這是更甚的。

現在已經是太皇太後的老太太摸索著摸過陳嫣的臉,過了一會兒也只是道:“這孩子心腸軟,心眼實在,也沒經過事兒。”

老太太失去了最後一個兒子,這已經是她人生中數次送走重要的人了…然而又能如何?短暫的悲痛之後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的。

陳嫣對於長輩們的話都是聽在耳朵裏,但不會有回應。看了看殿內,便問道:“阿姊怎不在?”

劉嫖的表情又像是高興,又像是有些不滿:“她去皇上那兒了,這孩子總算是開竅了!”

對著陳嫣這麽一個小孩子,劉嫖說話有些模糊。其實當初孝景皇帝駕崩後劉嫖就讓陳嬌多多陪著劉徹了,安慰安慰劉徹,也是更進一步培養感情的意思。再者說了,陳嬌光是在眼前多晃蕩也是一種提醒,提醒皇帝和太後,該想想兩孩子的婚事了。

但陳嬌有些不樂意……

“多得是人往他跟前湊,我何必找這個不痛快!”陳嬌說的幹脆。這有點兒像是一個朋友突然富貴了,有的人因此上趕著聯絡感情,而有的人則恰好相反,普通的親近也覺得有討好的嫌疑。

自尊心就不允許了。

恰好,陳嬌就是非常有自尊心的那一個!

事實上,她也有資格有那個自尊心…外祖父是孝文皇帝,外祖母是太皇太後,大舅舅是孝景皇帝,母親是長公主,父親則是開國以來就下封的徹侯。這樣的出身讓她比皇子公主活得還要尊貴,從小受盡了追捧,甚至身為太子的劉徹也要常常遷就她!

這會兒卻讓她討好人…不存在的。

現在遂了母親的心意去接近劉徹,說實在的,陳嫣並不覺得這個姐姐正在做的事情和母親想的一樣——不過雖然是這樣想的,陳嫣卻沒有說出來,還是讓母親高興一點兒吧……

大概是說曹操曹操就到的關系,這邊才提起陳嬌和劉徹,外邊就有宮人大聲道:“皇上駕到!”

看到劉徹走進來,陳嫣愣了愣——對於她來說,‘皇上’還沒有和劉徹連接起來。需要反應一下才想起來,哦,現在已經換了天子。

上次見劉徹已經是兩個多月以前了,當時他忙的一腦門子官司,和現在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