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東方之日(4)(第2/4頁)

甚至陳嫣也沒有說什麽就算她再不想承認,但就像其他人一樣,她其實已經什麽都知道了。

所以她只能靜靜地看著。

天子劉啟到底還是親自主持了兒子的冠禮。

“奉天承運,大皇帝詔曰,今日行皇太子徹冠禮,太子加冠,百官進賀!”宣讀詔書的禮官在旁大聲念詔。

接著就是官員行大禮,呼萬歲!

冠禮的禮節是很繁瑣的,一道道都有說法,更何況行冠禮的是當今太子,未來的天子,這一套就更加講究了。旁邊太常官員擔當的司儀,而主持這場冠禮的是天子本人實際上除了天子本人,誰又有資格主持這場冠禮?

陳嫣和其他人,包括自己的姐姐陳嬌,還有幾個公主,一起和太後呆著,圍觀完了這場冠禮——旁邊的陳嬌激動的不行,陳嫣卻非常冷淡。不是這件事小,天子主持,百官參與,第一主角又是將來的天子(甚至這位天子還會成為歷史上相當著名的皇帝),這樣無論如何也不能說是小了。

如果是過去的陳嫣,說不定也會生出一種見證歷史、參與歷史的豪情。

但問題是,對於現在的陳嫣來說,‘歷史’是虛妄的,真實生活中的一些東西牽扯了她全部的注意力。

捏緊了手裏的手帕,她幾乎可以確定,大舅早就體力不支,現在只是在硬撐而已也是,現在的場合,真是不能出一點兒差錯!

身邊擁簇的宦官、參與冠禮的官員,甚至包括劉徹,其實都在分擔劉啟的負擔,但顯然效果並不怎麽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天子沒有倒在冠禮上,最終還是堅持完了一場肅穆、冗長、意義重大的冠禮。

劉啟感受到了體力的流失、精力的不濟,最後退場的時候完全是依靠身邊攙扶的宦官。

冠禮結束的當天夜裏,未央宮的侍醫再次進入了‘緊急狀態’。這種‘緊急狀態’在之前天子情況很不好的時候用過,當時宮中全都進入非正常時間。不過後來隨著天子昏迷之後好轉,又寬松了很多。

並不是說大家就徹底放下了重擔,只不過在長期的高壓之後,稍微放松一些,那也是截然不同了。而現在,天子再次‘病危’昏迷,這些侍醫可不是要把皮給緊起來!

雖然經歷過一次之後就沒有那麽慌張、那麽手忙腳亂了,雖然經過快要半年的反反復復,哪怕是太後也接受了現實——從這個層面上來看,他們這些負責診治天子的太醫要面對的情況無疑是好了很多的,至少被追責、背鍋、成為貴人們的出氣筒、擋箭牌的可能性要小很多。

但是,這可是事關天子!憂慮之類的情緒還是免不了的!

所以面對詢問情況的太後,他們始終只能斟酌著道:“陛下脈息尚算穩固,還是要看今冬,若是過得去,至少暫且無虞”

這就是太醫們的‘推拉’了,畢竟所有人都很清楚天子到底是個什麽情況,但有些事情事實是事實,卻不能說出來。表面上大家還是要讓事情顯得有希望,不過彼此都很清楚事實如何。

老太太臉上看不出悲喜,只是擡了擡手:“太醫還是去守著皇帝吧”

這樣說著的老太太站起了身,劉嫖愣了愣,也迅速地站了起來,追上了老母親,並且親自去扶自己的老母親——老太太沒有拒絕,而是真的將全身倚靠在了女兒身上現在的她和一個孤苦無依的老太太又有什麽區別呢?丈夫、兒子,始終一個都沒有留住,剩下的只有一個女兒了。

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誰,上到太子劉徹,下到最卑微的宮人,此時無人敢多一句嘴,紛紛低下了頭。直到太後和館陶長公主離去,這才各司其職,重新開始做應做的工作。

劉徹掃視了一眼周圍,現在留下來的人很多,包括後宮妃子,公主們,以及還沒有來得及離開長安去往封地的弟弟們。後妃自有母親管束,現在已經安排回去了,只有幾個品級較高的留了下來——此時溫室殿已經夠亂的了,什麽人也留下,只會更加亂了套!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公主,已經出嫁了公主過來打個照面,然後就被母親‘體諒’的送走,此時留下的只有平陽、南宮兩位劉徹的親姐妹這大家都能理解,人家是皇後親女,太子親姊,自然不同。

倒是還在宮中的公主皇子,都可以留下。

這個時候這公主皇子什麽的,正是表現孝心的時候,哪怕是最小的幾個也表現的極為懂事。即使沒得吃、沒得睡,還得強打精神、一絲不苟,不能看起來有一絲懈怠,他們也都做到了!

像劉徹的小妹隆慮公主,出了名的驕縱,可此時也是不敢有一句多余的話!中間倒是試過要點兒粥羹充饑,但才開口說了兩個字,立刻就被王皇後給瞪了回去——劉徹心知自己母親是個最謹慎的人,而且越是關鍵時刻越謹慎,怎麽可能讓隆慮這個時候引人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