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擊鼓(8)(第2/4頁)

但桑弘羊並不愚笨,相反,他算是個極聰明的孩子,所以他能夠撥雲見日一樣明白過來!通過邏輯推理,通過自己的自主思考明白,陳嫣說都是真的!

所謂的學派打生打死,真的是思想不同,所以黨同伐異?不不不不,大家其實根本不在意學術思想相同不相同!本質上是大家坐在了不同的位置上。

哪怕我們的思想完全一樣了,但只要身在不同學派,也是不能成為志同道合的夥伴的。

多麽殘酷!剝落掉士人、學者們身上的光環、浪漫主義的理想,會發現大家都真實的可怕!沒有想象中的道所在,吾所在!沒有自以為的熱血澎湃!甚至連溫情脈脈的道理也是一廂情願!

後世的人可能很難明白此時的人明白這個的感受!打個比方來說,後世的學生也會有愛國主義教育,大家在這種教育下長大,對祖國都是無比熱愛的,而且會認定自己的國家是一個‘好國家’!

其實用‘好’與‘壞’來界定一個國家,這本身就是有些可笑的了!一個國家的好與壞只有在對具體的人和事的時候才有意義,不然的話是根本無法定義的!

一個國家對自己的國民大多數時候都是好的,因為要為國民謀福利,要維持國家運轉,要保護…所作所為都能得到一個美好的解釋!那對於自家國民以外呢?利益決定一切而已。

要承認自己的祖國在對外的時候不是那麽光明磊落,甚至有的時候和他們宣傳的大相徑庭,這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但又不得不承認(不過就算是這樣了,人也依舊很難不愛自己的祖國)。

現在桑弘羊受到的沖擊差不多就是這種類型的,身為一個讀書人,信仰的一部分就這樣被展露了出來,實在是、實在是……

甚至他受到的沖擊更甚!因為這個時代的人更單純,更加容易信任,這點又是和後世不一樣的。

“自然的,若只是論各自學說要義,那還是很大不同的。”陳嫣最終還是安慰了一下桑弘羊。如果回歸到學術本身,確實是這樣沒錯,但也僅限於這個領域了。

到了兩人要分開走的地方了,陳嫣上前了兩步,笑著點點頭:“明日再見了!”

陳嫣走的很幹脆利落,好像和平常的同路分手沒什麽兩樣,就好像剛才說出那樣了不得的話的人不是她一樣!

桑弘羊摸了摸鼻子,原地站了好一會兒。

陳嫣這種完完全全的‘輕描淡寫’有的時候是很驚人的——陳嫣自己對此一無所知,但在旁觀者看來全然不是那樣!

桑弘羊原本都因為這一段‘驚世駭俗’到了極點的話而坐立不安了,但陳嫣這種‘這都不算事兒’的微妙態度一時又讓他有些哭笑不得起來。

往回走的時候桑弘羊正好遇到正準備出門垂釣的公孫弘,於是恭恭敬敬站到一邊:“老師!”

公孫弘看到這個學生只是微微點頭,忽而又道:“小子可曾垂釣過?”

桑弘羊遲疑了一下,而後實話實說:“不曾。”

然後就被帶著一起去了莊園中的溪水釣魚,主要是公孫弘釣魚,桑弘羊純粹就是個放釣竿的架子,他哪裏知道該怎麽釣魚!

公孫弘分了一縷心思在釣竿上,另外的注意力卻是去了桑弘羊身上——桑弘羊確實是個垂髫小兒,但硬要說的話也不是個孩子了!按照大漢的算法,他今年十二歲(虛歲)。

民間男女婚嫁說是‘男子十五,女子十四’!按照這個說法,再過三年桑弘羊都能娶妻了,還能算是個孩子嗎?

而且公孫弘以自身經歷推知他人,並不覺得成人不成人這種事由年紀來定,更重要的是內心!他自己屬於很早就懂事的那種,桑弘羊這個學生其實也屬於這種。之所以看起來稚氣,那不過是因為過去的人生經歷實在是太順遂了!

富貴錦繡堆裏長大的公子,從沒嘗試過用自己的肩膀擔當,也不需要自己去想太多的事情!自然也就無法完成蛻變了…但這無法改變他這學生的本質。

“與翁主說了何事?見你魂不守舍。”公孫弘倒也沒有迂回。

其實這些話是不太好復述給老師的,正如陳嫣會避開公孫弘說這些事,桑弘羊又不是傻的,難道不知道說出來大家會很尷尬嗎?

但桑弘羊正處在一個降智打擊中,人也挺迷茫的,下意識地就信任了公孫弘這位長者。

聽完了所有話,公孫弘也無奈了…有些東西不需要說出的好嘛!而且由你一個小女童說出來,真的很讓人心驚膽戰啊!

公孫弘從很早開始就明白自己和一般人是不同的了!很多他能夠一眼看出的問題,在別人那裏就不是這樣了!這就像是下棋,普通人只能看一步走一步,而換成是公孫弘,他能夠看到這一步之後十步棋的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