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芣苢(3)(第2/4頁)

而與此同時的宮外雍門附近的一間酒舍二樓,單獨的小房間內,一個年紀大約在三十五六的男子有些焦躁地摸了摸胡子。

旁邊一個僮仆小心翼翼地看著主人的神色,揮退了一旁準備幫忙倒酒的女子,自己親手斟酒。討好笑道:“君為何憂慮呢…今日與那位不夜翁主見面只是說定經營之事而已,君已準備良久,再無一絲紕漏的。”

張秀看了這跟隨自己七八年的僮仆一眼,嘆了一口氣,“爾等如何能知呢!”

僮仆:一臉懵逼.jpg

說起來這個張秀也不是什麽默默無名的人物了,少年時在邯鄲長大,家中和周圍很多鄰居一樣負債,每個月光是子錢就壓的喘不過氣來了。記憶中連祖母都得日日勞作,更不要說母親、阿姊了,通常紡織到半夜!

至他長大成人,早就知道以自家情形,為小工之類是無法改變家裏境況的!情況再差又能如何呢?所以他選擇了家鄉很多沒有好出身的男子同樣的道路,經商!說不定就能出頭呢!

做生意的時候有賺有賠,但張秀是吃這碗飯的,所以一開始就是賺的賠的少。不過因為他本錢不豐,十年左右也沒有積攢下太多的錢財,只是將自家的欠債勉強清償幹凈了而已。但這,對於一個邯鄲人來說,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後來在一次生意中他虧損的厲害,幾乎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最後還是一位貴人伸出了援手,替他還了欠款,而他要做的就是給這位貴人做事。

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後來的幾年間,他替這位貴人走南闖北,不斷開闊眼界,也增強了氣魄。讓他從一個原本的小商人,成長到了如今手中過百萬錢也不會眨眼的人物。

不過如今也做不下去了,貴人去年得急病死了,如今家中掌權的是貴人之子。一朝天子一朝臣,總之這位公子並不相信他,而是派遣他自己的心腹作為張秀的副手——顯然是隨時準備接班的。

本來因為當年的恩情打算再幹幾年的,現在看來卻是白想了,人巴不得他走呢!

他原本的打算是和現在的主家兩清,然後靠著這幾年的積蓄,憑如今自己的本事,再做些生意。大富大貴不好說,畢竟那需要運道,沒有人背後扶持,想要成為巨賈,那實在是太難了!

可是給後人留個百金之家的家業應該還是行的。

而就在他無所事事的這段時間,有舊識上門——這位朋友當初不過是一個小商人,如今卻越做越大,在長安或許排不上名次,但單論財富而言,也是很有錢的。

因為兩人相識於微末,所以到了後來也沒有斷了交情。

“聚寶閣背後的老板想要尋一個精明強幹的管事,說是有一攤生意要打理!我先就想到了張君你啊!你的本事我是知道的,而如今又無事可做,正可以去呢!”那位舊識極力鼓動著張秀。

若是其他人雇傭管事,張秀說不定就拒絕了。因為他已經做好了打算,準備自己做生意的。但聽到‘聚寶閣’的名字,一下就心動了。他是個做生意的人,當時一眼看出聚寶閣這生意實在妙,想出此事的人實在高明!

當初他就不吝與朋友稱贊,“此間主人恐怕有陶朱、猗頓之能!觀其手段,仿佛鬼神…當世幾個巨賈也是比不上的。”

朋友覺得他言過其實,但他卻是真心如此認為的。

在這樣的人手下做事是不一樣的,至少張秀決定去見一見人,再做打算。

但他沒有想到最開始他並沒有見到人…首先見到的是一個面色嚴肅、貌似宦官的人物。

說實話,這並不奇怪。一開始外界謠傳聚寶閣的背後經營者是館陶長公主,畢竟很多人都知道那間酒舍原本就是她名下產業。但後來新的消息傳了出來,館陶長公主已經將其轉手了,不過不是賣出,而是贈送給了某個親朋。

與館陶長公主能稱之為親朋的,又能是什麽一般身份!若是和宮廷有關,這並不奇怪。

但這還是讓張秀有些沒底了…即使是他原來做事的主家,背後的靠山也不過是個不到兩千石的官員而已。至於宮廷之中的貴人,這明顯已經超出他過去的接觸範圍了。

倒是另外幾個對此有意的人,見到宦官感興趣了起來。誰都知道,和皇家搭上關系是一條捷徑,無論是做官還是經商,都是如此!

宦官和他們一個個地說話,都是單獨的,所以不知道和其他人說的是不是一樣的。不過就張秀自己而言,問的只不過是生平經歷,沒甚特別的。

但等到所有人問完,第一個再次被叫去的人是張秀!而這一次,宦官將他引入了後院。

這座精巧的城郊別院自然非凡,看得出它的主人非富即貴,或者兼而有之。

不知道為什麽,張秀覺得,這裏的主人或許是一個女子…大概是因為別院景色太過秀麗了。當然了,也有可能是此間主人的夫人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