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采蘋(6)(第3/4頁)

孔家重要人物身邊的親信奴仆都不是一般人,他們往往是打小由孔家培養,從小和主人一起長大的。可以說是‘一顆紅心向太陽’,主人家的事都是當自己的事。這不,心疼起主家的錢來了。

但孔錚,也就是孔氏代表人哈哈大笑:“發什麽愁?你信不信我今日放出風聲去,要八千金賣這對珊瑚樹,回頭就有人送錢來?”

親信張大了嘴巴,不敢置信的樣子,他可不敢想,才過一道手就賺兩千金!這樣的事兒,即使是在孔氏也沒有過,兩千金的話,孔氏上上下下兢兢業業一兩年才能積攢出來——這還得趕上發財的好時候。

孔錚撇嘴一笑,嘴上的胡須都快飛起來了,“你懂什麽,天下有錢商賈多著呢!之事都默默發家,輕易不宣揚而已,沒人知道這些人有多少錢!我能得這對珊瑚樹,那是許多人原本沒有聽到消息,沒多少人爭!”

“這樣的寶貝,有錢也買不到!”

孔錚說的也沒什麽問題…他當時花了六千多金買下了這對珊瑚樹沒錯,但想在市場上找到同樣完美的珊瑚樹可能嗎?就算找到了,又能以六千金的價格買下來嗎?

想到這裏,孔錚那是笑的合不攏嘴!他才不怕家裏會反對他買這對珊瑚樹。家族上下只要有腦子就能想清楚這個問題!

更何況,他很清楚,買下珊瑚樹的好處才不只是這樣!從祖先博得好名聲的事跡中他早就知道了名聲的重要性!

名聲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說他值錢吧,真有可能一文不值。可說他不值錢,卻也有可能價值千金!

它不能直接換錢,但能夠幫人財源滾滾!

靠著豪擲六千金買下拍賣會的標王,南陽孔氏想不出名都難了!這個名聲對於一幹吃瓜群眾堪稱無往而不利的大殺器!

此時的商人做生意,如果合作夥伴不是自己的熟人,那麽就會有相當大的風險。這個時候其實就看對外名聲了!那些名聲在外,出了名厚道的往往會成為優先選擇對象。而手狠心黑的呢,即使開出的條件再優越,恐怕也得掂量掂量來。

孔錚花六千金出去的消息立刻就會成為整個長安的談資,有一部分人固然會嗤之以鼻,覺得這也太敗家了一些。但不管怎麽說,下次在有限的可選合作夥伴中看到南陽孔氏的名字,肯定會屬意選擇他。

能花六千金買下那樣價值連城的寶貝的,肯定是實力雄厚的大商人,而且金錢上面也不會太吝嗇…誰不願意和這樣的人合作?

再不濟,這也是一個知道跟腳的人了!與其和一個完全不熟的人合作,還不如選擇耳熟的南陽孔氏!

孔錚在這件事上獲益極大,但要說獲益最大的當然還是聚寶閣。

陳嫣想要一炮而紅的目的達到了,現在長安的有錢人都知道有聚寶閣這個地方,而且對第二次拍賣非常期待。

名氣就是人流量,這是不需要懷疑的,所以在拍賣日之外,聚寶閣也人流如織起來——聚寶閣新的裝修很是不錯,又換了更加出色的廚子。不說那種能做出發光料理的神廚,至少都是水準以上的。這樣一來,生意好起來也是應該的。

當然了,比起拍賣會所得,平常經營所得以一個酒舍來說雖然很多,卻是遠遠不及了。

拍賣會也不止是賣珊瑚樹這樣的珍寶,為了給這裏增添文化內涵,其實就是附庸風雅,也會拍賣一些別的東西…

比如說第一次拍賣,陳嫣就拿出了一卷經學博士抄錄的經書。這卷經書並不是什麽孤品、極品,屬於傳承下來了,而且很多人家都有抄錄的。但一般人抄錄的,和經學博士抄錄的一樣嗎?

人家可是頂級學者!有一卷他們抄錄的經書,回去也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啊!自家子弟讀書,說不定還能依靠這卷經書攀上什麽人呢!

——遇到經學博士的師兄弟、徒弟、師侄的時候,拿出這個來,多少也有一點兒情面。

而且就算沒有這個,光只是這卷經書而已,也是家中談資,好像家中文氣都昌盛了好多。

最終這卷經書賣出了八十九金…

抽掉抽成之後,陳嫣將錢以那位經學博士的名義補貼給了長安城一些貧寒學子。這是一開始就和人家說好的——做到經學博士份上,不說大富大貴,至少是不用擔憂錢的問題了。

話又說回來了,他們這些人為名聲所累,錢財上也不會豐厚到哪裏去。

這位經學博士是儒家的人,最為奉行‘有教無類’,對學生中生活貧苦的總要資助一番。只是完全靠他自己的能力,也是坐吃山空,實在不能持久。

陳嫣找經學博士要手抄經書的時候只有他答應了下來,一方面得錢,可以補貼窮苦求學者,另一方面也是邀名。

他倒是不知道陳嫣弄的拍賣會紅,只是心裏忖度著,若是沒紅,也不過就是抄了一遍經書。此時各類經書字數不長,抄起來也不是很費勁。若是拍賣弄的好了,說不定他就揚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