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采蘋(5)(第3/4頁)

也不像是高档酒館那樣,有各自的賣點,總之能夠吸引一幹有錢人過來消費。兩邊都不靠,偏偏因為地段特別好,價錢定的高——這樣能有幾個人來?

另外還有一些七七八八的問題,比如說裝修,比如說服務人員的培訓,等等等等。總之都是顯而易見的問題,至少在陳嫣眼裏顯而易見。但在那個廢物管事,以及完全不懂餐飲業的劉嫖那裏就很難看出了。

這可是西漢初年!商業活動都在探索當中,很多問題都沒有成為常識一樣的存在。精明的商人、懂行的人有這方面的知識,但他們不會宣揚出去,只會當成是一種專業技能,秘而不宣,日後傳授給繼承人。

陳嫣上任成為新的老板之後什麽都沒做,先拿出錢來搞裝修。其實裝修也沒花多少時間,主要是當初劉嫖也沒有在這上面省錢,用的工都是實實在在的,質量什麽的沒的說。只是看起來沒有特色,和外面的店鋪沒有差別。

陳嫣只需要做軟裝就夠了,軟裝向來不怎麽花時間,只是需要品味、設計感這種東西。

陳嫣首先對大堂進行了整改,二樓的房間拆掉,變成半開放的那種包廂。有點類似近代歐洲劇院的包廂,位於柱子與柱子之間,但其實沒有和周圍完全隔開。

一樓則是在中間做了個台子——以為她會開發出說書藝人,或者小型表演嗎?當然不是!說書藝人太費功夫了,如今能寫出合適故事的人鳳毛麟角,她自己來?她可沒時間!

這個台子做的挺高的,而且還連著大廳對後院的一扇門,這是用來‘拍賣’的!

沒錯,就是‘拍賣’…陳嫣想要把這間酒舍搞成以‘拍賣’為主題的高端會館!

這間酒舍現在有了一個‘聚寶閣’的牌匾——如今還沒有做牌匾的,這也算是首創了。

陳嫣做的計劃很簡單,將整個酒舍裝修的高雅一些,前面用做拍賣的大廳、二樓就不說了,處處也是講究的,但總體而言還是有些豪富之氣。而後面的院子就不同了,後院隔出好八個迷你小院,每一個小院都單獨造景,成為一種特色。

造景的主題都來自詩經和楚辭,比如說種有桃花的小院就叫做‘桃夭館’,從室內看小院,正好是落英繽紛美不勝收!

至於屈原辭賦中更是有數不盡的靈感,諸如芳草美人的……

而且‘聚寶閣’還有文藝表演,那些熱熱鬧鬧的百戲是不會上的,能上的基本上是音樂,清幽淡然的那種,總之很符合貴族文人的喜好。

到時候客人紛至沓來,再進行拍賣會。

聚寶閣本身會準備一批拍品,另外有人若是想要拍賣自己的物品也不是不可以,成交之後只要給聚寶閣一定比例的抽成就行。

更有意思的是,聚寶閣有一個規矩,那就是每十天一次的拍賣會上會誕生一個標王。而標王的所有者自然是大大的露臉,這往往說明了他品位不凡,並且有著相當的財力,不然如何能擁有這樣的寶物?

而根據規定一季內的所有標王進行競爭,標王中的標王可以在下一季拍賣中任意一場帶走由聚寶閣拿出的拍品,免費的!要知道聚寶閣也不會都拿一些小魚小蝦出來,有的時候也會安排有競爭標王實力的拍品!

這就很惹人注意了!

陳嫣一開始弄來的拍品都是利用自己的人脈搞來的,有些是自己的收藏,畢竟她好東西多。有些是找大姐陳嬌,又或者兩位親哥哥拿的。特別是陳嬌,她的好東西不比陳嫣少,很多東西玩膩了就丟到一邊去了,陳嫣問她拿個一兩樣她問都沒問,甚至都不說拍賣得錢的事!

然後就是找一些長安圈子裏的貴女來幫襯,她們年紀都不大,但手頭不可能一點兒好東西都沒有。不然也可以和家中父母兄長說一聲,家中估計就當是小孩子玩遊戲了,既然別家的小孩子都參與了,自家孩子也不好落於人後,拿出一件不上不下的玩意兒也容易。

而且聚寶閣也會和客人宣傳,非富即貴的客人了解了‘拍賣’這回事兒,雖然沒有親眼見過,有些不能想象,但也有敏銳的願意試試水。

於是第一次拍賣就這樣準備起來了,然後就是一炮而紅。

獲得‘標王’稱號的是陳嬌的東西,她那裏拿出來的一對珊瑚樹,好幾尺高,而且紅的純正,一拿出來就讓參加拍賣會的人震驚了!

珊瑚樹一直都是華夏古代的珍寶之物,畢竟古代下海采摘珊瑚、硨磲、珍珠什麽的沒有器械,完全是憑借人力,這玩意兒少的很!特別是其中品相好的,堪稱價值連城。

至於陳嬌這一對,則是不知哪一年南越王趙佗進貢的,當時給了太後。太後有眼疾,對這種東西也不太在意,後來被小時候的陳嬌看到了。小孩子多喜歡紅色的東西啊!當時就不願意撒手。太後也沒多想,直接將這對珊瑚樹送給了她的乖孫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