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蓼莪(13)(第2/2頁)

就像陽光下的細小灰塵。

伸出手本想摸摸孩子的腦袋,但又怕吵醒了孩子,於是手伸到一半又放了回來。

但還是吵醒了因為身體不好格外淺眠的孩子…陳嫣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道:“…舅舅…?”

劉啟將孩子用絲綿被裹好,抱在懷裏輕輕拍背:“…阿嫣安睡吧。”

聞到一股讓人安心的檀木香氣,本來就不怎麽清醒的陳嫣不一會兒又睡著了——仿佛全心全意信任著父母的幼崽。

小孩子乖巧柔軟的樣子讓劉啟不經意間想起了好幾年前的事情…那一日本身是平平無奇的,沒有發生任何值得銘記的大事。但奇異的是那一天的種種瑣碎他都記得清清楚楚,就好像上天預示著什麽一樣。

一切都在向人間的帝王示意:上天早有安排。

夜裏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了自己還年輕,精力無限,春日裏在上林苑縱馬。飲馬河邊的時候卻遇到一個從上遊漂流而下的木盆,木盆裏是鮮花擁簇的一個孩子…上百種的鮮花有異香,聞起來讓人心馳神往。

忽然夢醒,之後天將破曉的時候有宮人來稟報,之前後半夜裏他的姐姐館陶長公主生下一個女孩子。

雖然覺得巧合,但天子此時並沒有完全將兩者聯系到一起。說到托夢的故事,老劉家才是祖宗,高皇帝玩這一手順的不行!而到了劉啟這裏,王皇後做妃嬪的時候就向外宣揚過兒子劉徹是夢日而生。劉啟相信嗎?沒有人會去問天子這個問題。

一開始聽說,當是後宮女子爭寵的手段,只當是聽個樂就是了。做到了皇帝這一步,因為‘近天’‘近神’,反而更容易看透這方面的虛偽。也因為如此,天子並沒有因此生氣,誰會為一件一笑置之的小事生氣呢。

直到後來這個孩子送到了自己身邊,劉啟的內心才反復想起那個夢境——有些事情或許的確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劉啟才會主動去看自己的小外甥女。一開始他的目的很簡單,只不過想弄清楚這個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奇異之處。

說實話,真正的奇異沒有看出來,唯一可見的就是這孩子格外乖巧而已。

這孩子的小手沒有力氣,但還是什麽都不知道一樣抓住了他的一根手指,黑白分明的眼睛、全心全意的依賴——她是全然愛並信任著面前這個男子的,不因為他是大漢天子,不因為他擁有四海,甚至不因為這個男人能夠決定自己的命運。

只是因為她當他是‘父親’,她是他的孩子,他是世界上最可親可信的人。

天子劉啟的一生經歷過許多東西,好的壞的,真誠的虛偽的,老實說壞的可能更多一些——寡人,稱孤道寡、孤家寡人,站在這個位置上,別人即使是好意也會下意識地懷疑為不懷好意。至於別人的惡意,坐在龍椅上,看每一個人都覺得是自己的敵人!

皇帝或許就是這種角色,擁有了一切,而又一無所有。

以至於他發現上天垂憐,送來這樣一個全然愛他,不因為他是皇帝,甚至不因為他是‘劉啟’的孩子,心中有一種接近於‘受寵若驚’的感覺。

他當然是愛這個孩子的,因為這個孩子愛他,同時也因為這個孩子昭示著神明的旨意——若是他沒有得到上天的認可,上天為什麽要送來這樣一個讓他不再孤獨的孩子?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劉啟愛著他的孩子,這種愛難以消解,因為這份愛很大一部分是從‘愛自己’而來。

陳嫣象征著他的成功,在是他的孩子之外,也是他的勛章。

陳嫣拿出來的藥方治好了劉乘,被太醫們贊不絕口。而劉啟很清楚,陳嫣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少府太醫之外的疾醫,而她所說的醫書…有也好,沒有也好,其實都是一樣的。

沒有這部醫書,她是從何得知藥方?有這部醫書,她又是何等巧合才能找到?少府太醫這麽多,誰又不是當世的名醫?他們未有知曉,卻被一個孩子知曉了,本身就是神跡!

天子最不相信‘神’,因為他們離‘造神’太近,就像是巫婆神漢一般都不相信神神鬼鬼一樣!但天子一旦相信這些,則比誰都偏執——身處漩渦中央,不是最平靜,就是最洶湧。

懷裏的孩子可比小時候枕頭大小有分量多了,讓劉啟有一種安心感…好不容易養到這麽大的孩子,總不會再被上天收走吧。

“…不會的…”天子輕聲道,這個時候他不再是這個龐大帝國的帝王,只是一個服從於命運,會猶豫不定的普通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