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蓼莪(11)(第2/2頁)

說實話,這撥人如今在心裏腹誹陳嫣非要跑一趟的可多著呢!心裏大覺這位寵愛日益隆重的翁主多事。

但這種不耐是不能表現出來的,所以面對陳嫣,一個個都是再順從不過。

陳嫣嘆了一口氣,也不願意讓這些宮人為難——她要是真的硬闖進去,她肯定不會有事,可這些宮人就麻煩大了。

於是只是點點頭,指著曲台殿一個認識的宦官,之前是貼身伺候劉乘的,道:“你替我進去問表兄安好。”

低著頭的小宦官立刻點頭,飛快地進了劉乘的臥室。

此時劉乘已經臥病多日了,原本和他弟弟劉舜一樣白皙的皮膚變得蠟黃。他的病每天都會在下午發燒,現在是上午,情形還好一些,至少神智是清醒的。聽到小宦官說陳嫣來探病,眼睛亮了亮,然後很快歸於黯淡。

“阿嫣來了麽…咳咳…”

輕輕地咳了兩聲,劉乘的聲音輕忽地像是一縷青煙。

“你出去,就說我身體還好,很快就會病愈,讓阿嫣不要擔心——不要讓她進來,她的身體比我還弱,過了病去,幾時能好呢?”劉乘喃喃。

劉乘與陳嫣關系好,除了同樣喜歡讀書外,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兩人身體都不好,大有把藥當飯吃的架勢,很多人猜測兩人都是要長不大的——這裏多少有些同病相憐吧。

這宦官是劉乘身邊從小跟到大的,日夜相伴著,兩人早就不只是主仆了,多少有些真情誼。見小主人這樣說,明知道他是寬嫣翁主的心,實際上連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好了。不由得心下大為悲痛,流下眼淚來。

“殿下…”

知道自己這個忠仆恐怕又要說些安慰自己的話了,說實話,這樣的話對於一個已經纏綿病榻一個多月的孩子是不管用的。劉乘表面上對於病愈還抱有希望,然而內心早就已經放棄了。

擺了擺手,讓宦官不必再說:“行了,你且去罷!”

宦官抹了一把眼淚,轉身快步離開。到了外頭,將劉乘的話轉述給陳嫣…陳嫣,陳嫣又不是真正的小孩,這種話是瞞不住她的!宮人間的流言,侍醫的口風,甚至劉舜的反應,都能看出劉乘的病情很不好。

但知道又如何呢,陳嫣依舊是什麽都做不了。她自己也是一路身體不好的,好幾次徘徊在生死一線上,也不是沒有‘下達死亡通知書’的時候——她是個現代人沒錯,但這並不能讓生活在古代的自己感覺到安全,感覺到能夠戰勝病魔。

害怕、絕望、悔恨…種種負面情緒這種時候肯定是折磨人的。但劉乘一直是一個很溫柔的少年,所以即使是這個時候想到的也是安慰她。

“這是抄錄的《列子》中的故事,等到表兄精神好的時候讀給他聽吧。”陳嫣讓身後的宮女將一路捧著的兩盤書簡奉上。

這些大概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寓言故事,輕松易懂有趣味,聽別人讀這些故事一點兒也不費神,當成睡前故事也很好。

宦官立刻讓人接下了這些竹簡。

陳嫣又叫來平常在曲台殿侍奉的侍醫,詢問起劉乘的情況,還要來了劉乘的藥方——只可惜這個時候的太醫制度還不完善,沒有脈案。

換成是別的女童打聽這些事情,這些已經擁有極大名望的太醫肯定不會多做解釋,就算一定要解釋,基本也是敷衍居多。但問的是天子也十分寵愛的不夜翁主就不同了,侍醫不會去賭這個異常尊貴的小貴女是不是能夠察覺到自己的敷衍,都是恭恭敬敬地將所有情況做了說明。

陳嫣擰著眉頭將其中一些關鍵信息記在心裏,心中有所思量,一路回溫室殿都是心不在焉的。

“翁主今日很是神思不屬哩!”晚上婢女清給陳嫣拆發髻的時候清脆道。

婢女清並不是那種常規意義上的‘好婢女’,但即使是這樣,陳嫣也讓她常伴左右,傅母益也認可這件事。原因就在於她性情活潑,常常能逗人發笑。在館陶公主和傅母益看來,陳嫣身邊最好常有這樣一個人。

陳嫣‘唔’了一聲,低著頭看著自己燭光下瑩瑩發光的指甲,“我在想乘表兄的病。”

“清河王?”婢女清一邊給陳嫣按摩頭部,一邊道:“清河王看著確讓人難受,可、可翁主又有什麽法子啊!多想無益呐!”

沒有辦法麽?陳嫣心裏搖頭。她知道她不是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猶豫了一會兒之後,擡起頭看著銅鏡中的自己,她最終做出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