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蓼莪(3)(第2/2頁)

她當然為此付出了代價,雖不能說劉榮就是死在這件事上,但這絕對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須知道,有一些領地你不去占領,就會有別人去占領!陳嬌這個懵懂未知的小姑娘身上政治資源簡直豐富的令人咋舌!她的母親是館陶公主,漢代公主憑借自己對宮廷的影響力獲得舉足輕重的權力並不稀奇,館陶公主是最早的幾個,也是做的最好的幾個。

後來者如平陽公主,幾乎是在效仿自己的姑姑!

更重要的是竇太後,這位瞎眼老太太在大漢朝這個以孝治天下的國度裏,擁有的權力不言而喻!實際上後來的漢武帝劉徹初繼位就想搞事情…結果差點被老太太廢掉。

別以為是老太太做不到,只不過是竇太後對於權力沒有那麽大的野心而已!

粟姬拒絕了館陶公主的聯姻,後宮中其他人立刻伺機而動!只不過考慮到當時劉榮位置穩固,沒有人搶先出手,結果讓當時的王美人,如今的王皇後搶了先。

‘金屋藏嬌’的故事流傳出來,不知道多少宮中姬妾咬碎了銀牙,小孩子家家懂什麽,還不是大人教的!

這個道理館陶公主也懂,但這至少說明了王美人的誠意,她願意為了玉成此事如此主動。所以館陶公主也就欣然笑納了這橄欖枝。

後來的故事就不用多說,總之如今的大漢太子劉徹正是當年說出‘金屋藏嬌’的小兒,這就足夠讓所有人唏噓了。

相比較姐姐陳嬌的‘水到渠成’‘本該如此’,妹妹陳嫣的人生轉折則是充滿了太多意外,然後成為了現在的樣子。

長公主四十多歲生下的女兒,怎麽說也算是個意外了。而以她出生時的身體,本來是活不下去的,什麽時候夭折都不意外。

而後,大概是求‘醫’無果,堂邑侯府轉向求‘巫’,經過一場外人無法參透的儀式,一些雲山霧罩的話,‘巫’最後告訴公主和堂邑侯:這個女孩子因為太過尊貴,所以才留不住,若是真要留下,只能放在天子身邊。

天子身邊,鬼神辟易。

說實話,陳嫣也知道這段故事,但她內心暗戳戳地揣測這位巫師,覺得這人很是精明。將她放到天子大舅身邊,就算最後活不下來恐怕堂邑侯府也不會找他麻煩——難道是皇帝都沒用了嗎?

若真是皇帝都沒用,那麽天底下也就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非戰之罪啊~~

而且皇宮之中醫療水平自然是冠絕全國的高,真的沒辦法的話,那就是命了。

鑒於自己確實活了下來,陳嫣沒有太過吐槽那位不知名巫師。

這個故事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走向長安居民看不懂的地方。

館陶公主的小女兒嫣翁主自小在天子身邊長大,這是公主們都沒有待遇!然後,天子還真與嫣翁主投緣了!

所有公主加起來的寵愛也不如一個陳嫣,這背後不知道讓多少劉家姑娘心裏恨地紮小紙人——事實上,有一個算一個,就算是將皇子也加上來,恐怕得到的眷顧也不如陳嫣。

哦,劉徹除外,畢竟是太子,還是有牌面的【劉徹:…

天子寡人,稱孤道寡,孤家寡人…但面對小外甥女的時候他更像是一個普通的父親,疼愛至於溺愛,滿腔父愛不得宣泄,然後全都給了陳嫣。

從未央宮出來的儀仗用比平常要快上好幾分的速度返回,而此時的溫室殿內,本來在翻閱書簡的劉啟忽然擡起頭來。

“該到了吧?”

旁邊貼身宦官朱孟明知道天子問的是什麽,卻沒有作答,因為他知道天子並不需要人回答…就像天子手上這冊竹簡已經拿了小半個時辰了,始終沒有翻動,而他卻一言不發。

坐在宦官的位置,有時候知道閉嘴比知道說話更重要。

正在說話間,有小宦官小跑步進來:“陛下!嫣翁主至矣!”

然後是一片嘈雜,朱孟耳聰目明,聽見了宮女、宦官小聲喚著‘嫣翁主’,只是聲音中不知為什麽有一些慌張。

很快他就知道了,嫣翁主正提起一身朱紅色深衣下擺,將身後只能小步走路的宮人都給甩到後頭去了。

這、這當然是不符合貴女禮儀的,劉啟淡淡地想。

小姑娘睜大了眼睛,眼睛裏是對父親的思念——小孩子離開家之後當然會想念父母。

小姑娘靠近了一些,抓住了天子大舅的手指…這當然更不符合禮儀,要知道這並不是其他人,而是大漢天子!

當然會有兒女接近、甚至討好身為天子的劉啟,但是他們也害怕他,因為他的權力足夠決定他們的命運。

而這個孩子的眼睛裏沒有恐懼和遲疑,只是因為她知道她是他的孩子。

劉啟將孩子攏在懷裏,吩咐宦官換一爐香來,味道要更加淡雅,然後陳嫣就被自己最喜歡的香味撲了滿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