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第2/4頁)

“我們第一次大學暑假留在平都的時候,不是要去下鄉麽,家裏基本上隔不了幾天就往平都寄東西,奶粉、肉幹、果幹、還有別的東西,結果我們下鄉那地兒離城裏不遠,管的也不嚴,我們天天回城開小灶,家裏寄來的東西吃不完,只能低價出手給同學了。”

“哈哈,那是好久之前的事情了吧,現在回想起來,確實有點好笑。”席寶喝完水,蓋好蓋子,又送回鐘以澤手裏,順手攬起他胳膊,往路邊帶了一帶,“有車,你往裏走一點。”

“嗯,”鐘以澤順著席寶的力,往路邊方向走,兩人靠的更近了些,“對了,我從國外挖到兩個搞計算機的人才,加上現在掌握的技術,可能再過一年,我們電腦公司也能正式投產了。”

“那進展很快嘛!成本能控制到哪啊,不會比進口的還貴吧?”

兩個人一起壓馬路時,話題總是變得很快,剛剛還在說家裏人,這會又說工作了,本質上都不是把公私事分的很開的人。

“肯定不會比進口的貴啊。之前我不都能做一些配件出口到國外了麽,加上關稅,我們配件的價格都比他們國內的便宜,就是我這邊的核心技術差點意思而已。現在挖到人才,也通過各種渠道買了技術,雖然沒法達到老美那邊最高端的程度,但降低三成的成本做出他們去年的水平還是可以的。”

“差兩年的研發水平啊……”席寶用空著的手摸摸下巴,“我們畢竟是從零開始,也算不錯了。只要電腦公司步入正軌,自家的研發團隊總會漸漸成熟,會追上甚至超越國外水平的。”

“嗯,我也有請一些學校的教授、還有留學學過計算機的人才加入團隊,他們都很看好電腦這種工具。再過些年,說不定電腦價格會降到普通人一個月工資也買得起的程度,到那時,普及電腦、壯大互聯網,線上的時代就要來了。”

席寶眼前恍惚了一下,低聲回到,“是啊……”

再過幾年,根本不用等到二十一世紀,電腦就能出現在許多大公司裏、許多小康水平線以上的家庭裏。到那時候,世界才真正意義上進入了飛速的發展變化,人們看到的東西,幾乎是一年一個樣。

她曾經很熟悉的世界,好像突然就離她很近了。

“待會去哪吃飯?”悵然了一瞬,席寶回過神,繞開了這個話題。

鐘以澤看看附近,“還是去前面水橋邊上的小飯館吧。”

那家飯館的飯菜還不錯,好像還喜歡用“包美味”調味料,挺對席寶胃口的。他家除開要糧票之外,菜價比旁人家的也更貴些,所以生意並不頂好,只有對口感要求高的有錢人才常去。

鐘以澤跟席寶住的那個四合院離這裏不遠,所以兩人經常會去那家去吃,是老主顧。

“行,就那兒吧。”

兩人隨口把晚飯定下,繼續慢悠悠往前走,沒安靜半分鐘,又撿著剛想起來的有趣事情聊了起來。

“我不是讓老美那邊的動畫公司自己看著做嘛,他們就找還不錯的作品買改編版權,前些日子做好個動畫電影,他們想著,做都做出來了,也不能隨便擱在那當擺設,就找了關系,安排上院線了。今天聽他們的匯報,好像這幾天的票房很好,電影院增加場次,他們這個電影,可能要大賺一筆了。”

鐘以澤挑挑眉,“你之前出國看他們的時候,不是還沒有成熟到能做一部作品的水平嗎?這就做一部電影出來了?”

“嗯,可能是我管的太松,他們反而心裏沒底,拼的很。這次做的是個很簡單的童話故事,裏面的建模不多,劇情不復雜,短短不到一個半小時的動畫電影,也算在他們能力範圍內的正常發揮了。就是做的比我想象的要快一些而已。”

“還不錯,按照這個勁頭,你明年從裏面引進一個成熟的團隊到華國來,可以帶國內的團隊,帶個大半年,年底也能試著把你手裏的作品動畫化了。”

“我是這麽打算的。國外那邊本來就分了三個組,三組的人員還會流動,分別做不同的作品。等三個組都做出兩三個作品了——不拘是幾十分鐘的小短片還是超過一個小時的電影,我會安排抽一組人到華國來的。”

說著說著,兩人便走到了有些幹涸的內城河的水橋上。

“老板,燒桌菜,我們在這吃。”鐘以澤沖探出頭來的老板打了招呼。

那老板早記得席寶跟鐘以澤兩人,眉開眼笑地重重點頭,招呼兩人進店,一邊吆喝他媳婦趕緊做一桌菜,一邊把幹凈的桌椅又擦了一遍,讓席寶他們來坐。

“今天沒提前約,上菜可能得慢些,我先給你們泡壺大麥茶。”

老板以前是只提供熱水或者粗茶水的,但席寶不愛喝,就提了建議,讓他炒些大麥,小小一把大麥就能泡出很香的茶。這總比劣質的粗茶要好。